第131章 袁绍矫诏聚诸侯,另立新君抗董卓(二)(3/4)
五月十五,寅时三刻。
蓟城郊外,白狼原上,腾起一道道的狼烟。
久候多时的袁绍,抚摸着犀皮甲上冰凉的青铜护心镜,望着十八路诸侯的旌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主公,该更衣了。\"
许攸捧着鎏金兽首带钩,趋前提醒,却见袁绍突然,按住了腰间的承影剑。
东北方,传来闷雷般的蹄声。
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踏破薄雾而来。
三千银鞍,在朦胧天光中,连成了一道流动的银带,熠熠生辉。
“公孙伯珪……”
袁绍眉头微皱,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疑惑。
按照事先的约定,公孙瓒此刻,应该老老实实的,在辽东边境上戍边,而不是来这盟约誓师大会上,凑热闹!
“吉时到……”
随着礼官的一声高呼,十八对牛角号撕破寂静,参与盟约的十八路诸侯,自不同方位涌入会场。
韩馥的冀州军,以百面塔盾开道;
孔伷的淮南军,手持丈二吴钩,钩刃上悬挂的铜铃,奏响了《采菱》古调;
王匡的河内军,抬着三架夔皮战鼓,鼓槌末端系着的红绸,如火焰翻卷……
……
咚!!!
当袁绍踏上第一级青铜台阶时,祭坛下的数万大军,突然同时顿戟。
戟柄撞击地面的轰鸣声,惊起了沼泽深处的丹顶鹤,雪白的羽翼,掠过诸侯们头顶的冠冕。
刘虞玄色冕服上的章纹,在晨风中颤动,头顶十二旒白玉珠后,掩藏着通红的眼角——他今晨,刚在刘和的衣冠冢前,洒过三觞苦酒。
\"奏《大武》!\"
随着礼官长喝,三十六面军鼓,同时擂响。
颜良、文丑、张颌、高览、麹义、眭元进、赵睿、蒋奇、汪昭、岑璧、伊楷、彭安、高干、吕旷、吕祥、马延、张顗、焦触。
袁绍帐下十八位战将,驾着十八辆青铜战车,疾驰而来。
每辆战车上,均立有丈余高的木雕神将。
这些神像,正是光武帝云台二十八将中,最为骁勇的那十八位。
当战车驶抵祭坛时,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