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4/7)
慢慢回报便是最好的做法。
在一番客套之后,已经领教过李安然不走寻常路风格的吴主任,这次干脆直截了当,不再绕弯子。
“在得知你们岗岗营子的诉求后,我和上级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知青支援农村建设这事,我们是必须给予全力支持的。”
“经过几轮讨论,并和有关部门沟通,总算不负众望,争取到了一些你们能用得上的物资。”
“虽说数量不算很多,不过只要这批物资能够派上用场,今后还可以再次向上级申请更多帮助。”
听到这里,李安然自然表现得非常感激。
“吴主任及各位领导的支持让我们深感荣幸!我代表岗岗营子向镇 以及革委会表示衷心感谢。”
当然,李安然很清楚光说感谢的话不够,否则这次人家或许不说什么,下次想要得到类似的帮助?恐怕就不容易了!
人家明明说了,“发挥实际作用”可不是指简单地翻新几间老旧房屋那么简单!
“吴主任,这次对危旧房屋的修缮工作我认为很有推广价值,不仅可以在其他乡镇借鉴,还能推至县级乃至市级范围。”
“为此,我想把它整理成一份报告,并提交给相应报社。”
“这么做并不是为了博眼球,而是希望提高警惕,防范未来可能发生的隐患和损失。”
“相信这类有深度并富有正能量的报道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同时,在稿件完成后定将送呈吴主任和其他领导审阅。”
“若能迅速推进并取得成效,则更有助于引起各界关注。”
“吴主任,请问是否方便,尽快安排物资到位,以便尽早展开工作?”
对于吴主任追求政绩的行为,李安然并未反感。在这个年代,只凭理想和信念办事虽令人钦佩,但成效如何则另当别论。反而像这样的利益互换方式更显实用且高效,彼此各取所需,合作关系更长久。
刚刚这段话说得很委婉,其实目的很简单:理解您的想法,请尽快行事!
吴主任心领神会,不再摆官架子,陪同李安然前往镇物资局仓库。
说到底,这批物资的确不多,其中仅有煤炭一吨,黏土和页岩各五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