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铁路公司财务问题与应对策略(2/7)
可以说,jp摩根是隐藏在幕后的“铁路之王”。
“不过,父亲竟然答应了。他不是并未持有铁路公司的表决权吗?”
“摩根行长并非以铁路公司的立场‘获得’表决权,而是以投资者的立场‘夺取’了表决权。”
“啊,我明白了。就像是给铁路公司设下陷阱,只摘取还能利用的部分,其余的就进行整合淘汰,对吧?”
“完全正确。”
这很符合jp摩根的作风。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尽可能从铁路公司获取利益,连表决权都要夺走。
通过残酷的结构调整,削减开支和债务,进行“瘦身”。
最后,将这些“瘦身”后的铁路公司整合成垄断托拉斯,扩大规模。
“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尽管试图通过垄断整合,但在正式启动之前,就被西奥多·罗斯福的反垄断法打得粉碎。
“詹姆斯,给我列举一下jp摩根银行管理的铁路公司。”
“伊利铁路、切萨皮克 - 俄亥俄铁路、费城 - 雷丁铁路、圣达菲铁路、北太平洋铁路、大北方铁路、纽约中央铁路、利哈伊谷铁路、泽西中央铁路、南方铁路等,大约掌控着8800公里铁路公司的表决权。”
“……掌控得可真不少。”
杜鲁门看向贝隆,他开口说道:
“先生,这可是规模达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
如果任由事态发展,纽约股市恐怕会崩溃。”
“确实如此。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超过50是铁路公司,而信托公司通过受托资金也深度介入纽约股市。”
“必须缩小规模后再公布此事。”
贝隆表情严肃地插嘴道,
“否则会引发恐慌。”
“呵,美国股市比我想象的还要落后、野蛮。
在这样污水横流的地方,纽约股市居然还能维持,真是不可思议。
到底要贪污多少,才能搞出1亿美元的财务造假?”
杜鲁门无奈地叹着气,连连摇头。
难怪jp摩根在通过债务调整获取收益后,就对铁路公司不管不顾,任其破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