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态度强硬慑西夷(3/3)
显然没有料到林宇会把话说得这么绝,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们身上。更让他们震惊的是,林宇似乎掌握了他们不少秘密行动的证据。
闪光灯依然在不停闪烁,但记者们的表情已经不再那么咄咄逼人。林宇的每一句话都在明确地传达一个信息:在这个新时代的申城,旧日的特权已经一去不返。那些习惯了恃强凌弱的外国势力,必须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眼见直接对抗难以撼动林宇的强硬立场,《费加罗报》的玛丽·杜邦突然改变了策略。她优雅地站起身,脸上的敌意收敛了几分,换上了一副\"客观\"而\"专业\"的神情。她用法语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刻意营造的关切:
\"林司令,我们完全理解并尊重您维护申城秩序的决心。\"她的话语显得格外周到,\"但是,根据我们的了解,大乾自有其完整的外交体制和朝廷制度。\"
她稍作停顿,目光意味深长地在林宇和《大乾日报》主编钱志远之间扫过:\"您作为大乾的一名将领,是否有权独立决定申城与各国的关系,甚至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这是否已经超越了您作为地方官员的职权范围?\"
这个问题一出,整个会场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那些原本还在为林宇强硬言论而震惊的外国记者们,眼中突然闪现出了然的神色。他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巧妙之处——它不再纠缠于行动的对错,而是直指林宇与朝廷之间的微妙关系。
钱志远的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作为朝廷喉舌的代表,他立刻意识到这个问题与他之前的\"不忠不义不仁\"的指控不谋而合。这是在逼迫林宇在忠诚与权力之间做出选择。
其他记者也纷纷举起笔,准备记录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林宇承认自己越权,就等于自毁威信;如果否认越权,就等于公开与朝廷决裂。
林宇听完翻译的转述,眼神微微一眯。他的目光在那位法国女记者脸上停留了片刻,又若有所思地瞥了一眼正襟危坐的钱志远。突然,他的嘴角再次浮现出那抹令人捉摸不透的笑容。
整个礼堂再次陷入了紧张的沉默。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林宇如何应对这个看似平和实则尖锐的问题。闪光灯不时闪烁,将这一刻的紧张气氛定格在底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