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爷孙除马疯,师徒终相见(6/7)
问为什么起刘怀安这么难听的名字时当即给了他一脑瓜,警告他要尊重姐姐不可造次。
日子一天天过去,许经年对自己这便宜师父和泼辣姐姐的了解也愈发深入起来。
虽是不谙世事的五岁孩童,却也能清晰感受到二人对自己的真挚。所以当刺云道长提出启程归蜀时,许经年沉默了一会儿便点头答应了。
临行前,刺云道长特地带许经年回了一趟常山老宅。
虽然房契地契都已充公,但破败的宅院依然无人收拾,院子里一片断壁残垣。许经年站在院子里,往日与父亲母亲欢声笑语的场景犹在眼前,他紧闭着眼睛不愿睁开,似乎这样就可以一直沉浸在记忆中。
许久过后,刘怀安上前轻轻拽了拽许经年的衣角,道:“该启程了!”
刺云道长安慰道:“再给你爹娘磕个头吧!”
许经年向着爹娘生前居住的厢房磕了三个头,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去。
驴车又吱吱呀呀地上了路,只是从来时的两人变成了三人,坐在前面赶车的刘怀安一边用力扯着缰绳一边气愤道:“来时我赶车!回去还是我赶车!爷爷你这么大个人不害臊嘛!”
依旧躺在驴车后打盹的刺云道人像是被人踩了尾巴道:“这是什么话!尊老爱幼是美德,年儿身体尚未恢复,你不驾车难道让我这老头子动手吗?”
自打启程以后刺云道人对许经年的称呼就从“经年”变成了“年儿”。
刘怀安听到爷爷的话,嘴里嘟囔道:“年儿年儿,叫的那么亲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你亲孙子。”
刺云道长悠哉悠哉的将手边的斗笠盖在脸上,躺在驴车上哼起了小调。
三人一路走走停停,走了十几日方到河东路境内。
此时河东路因连年与瓦剌大军交战且屡屡战事吃紧,运输线路已经基本瘫痪,连官道也坑坑洼洼愈发难走起来。
刘怀安早在进入河东路时就已经撂挑子不干了,刺云道人只能亲自赶车,许经年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师徒爷孙加姐弟三人开开心心地加快进程向蜀中赶去。
这日三人行至朔州郊外的树林,见天色已晚,便准备在树林中凑合一晚。
自打进入河东路刺云道人便加快进程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