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元嘉密谋风云变 谢晦惊闻似有祸(1/6)
不久,元嘉二年的春风便悄然吹遍了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也吹进了宋国的朝堂之上。
这一日,徐羡之和傅亮两人,手捧表章,恭恭敬敬地请求将手中的政权归还给宋帝。
宋帝却只是微微一笑,下了一道优厚的诏书,婉言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徐羡之和傅亮心中明白,但他们也无可奈何。
他们只能继续等待着,继续上表。
终于,在他们第三次上表的时候,宋帝松了口,准许了他们的请求。
那一刻,两人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解脱的轻松,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
从此,宋帝开始亲自处理国家大事,他仿佛一头被束缚已久的猛虎,终于得以挣脱枷锁,将平时积累的想法和抱负,逐渐实施出来。
朝堂之上,风气为之一变,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股新的力量。
在江陵,有一位参军名叫孔宁子,他原本是义隆的幕僚,跟随义隆进入都城后,被任命为步军校尉。
孔宁子性格直爽,与侍中王华是莫逆之交。
两人常常在一起谈论国事,孔宁子对徐羡之、傅亮擅权的行为痛恨不已,一直都对他们进行诋毁。
“哼,那徐羡之、傅亮,简直就是朝堂上的毒瘤!”
孔宁子愤愤不平地说道。
“是啊,他们擅权妄为,早该被铲除了。”
王华也深有同感。
宋帝心中也早已对徐羡之、傅亮两人产生了不满。
更让他担忧的是,荆州刺史谢晦也与他们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谢晦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彭城王刘义康,一个嫁给了新野侯刘道怜的第五个儿子刘义宾。
此时,谢晦正派遣妻子曹氏和长子刘世休送女儿去都城完婚。
这本是一件喜事,但在宋帝看来,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宋帝下令任命刘世休为秘书郎,并把他留在都城。
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恩宠,但实际上却是一种软禁的手段。
刘世休心中明白,但也不敢违抗皇命,只能乖乖地留在都城。
同时,宋帝又以讨伐魏国为理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