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协同发展(2/3)
关系,打开国际销路。”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大家初步形成了乡村协同发展与国际市场开拓的方案框架。苏然进行了总结:“农业农村厅负责牵头推动乡村产业集群建设,制定详细的产业协同规划;商务厅联合相关部门,组织跨境电商培训,搭建国际销售平台;宣传部加大国际宣传力度,提升中南省乡村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各乡村要积极配合,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会后,苏然首先来到南部水果种植乡村集中区域。他组织当地乡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召开座谈会,一开始,大家对产业协同心存疑虑。一位种植大户忧心忡忡地说:“苏秘书长,我们自己干了这么多年,突然要和别人合作,能行吗?利润怎么分?”
苏然耐心解释:“大家的顾虑我理解,但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联合起来,统一采购种苗,价格能降低30;一起找销售渠道,能卖上更好的价钱。利润分配我们会制定公平合理的方案,大家共同监督。”经过多轮沟通,大家终于达成共识。
在产业协同推进过程中,苏然协调各方资源,建立了联合采购中心和销售合作社。采购中心通过大规模采购,降低了种苗和农资成本;销售合作社整合产品,统一包装、宣传,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水果销量和价格都大幅提升。
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苏然带领团队对全省乡村企业和农户进行摸底调查,筛选出有出口潜力的产品。组织专业机构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国际标准培训,帮助他们改进产品包装,获取国际质量认证。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农产品展销会、手工艺品博览会等。
在一次国际农产品展销会上,中南省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吸引了众多国际采购商的关注。一家欧洲的食品进口商对中南省的有机茶叶表现出浓厚兴趣:“你们的茶叶品质非常好,口感独特,如果能稳定供应,我们愿意长期合作。”苏然抓住机会,详细介绍了中南省茶叶产业的发展情况和质量保障体系,双方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然而,在国际市场开拓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困难。一些国家设置贸易壁垒,提高进口门槛;国际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影响产品新鲜度和竞争力。苏然和团队积极应对,组织专家研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