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靖难之役,功成身退(3/3)
。】
【姚广孝拒不收受宅第、妻妾,仍着僧衣,白天辅政,夜间居寺院,成为史上罕见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担任宰相期间,主持北京城规划,将元大都改建为紫禁城,奠定明清两代帝都格局。】
【他还监修《永乐大典》,推动佛教典籍整理,促进儒释道融合。】
【姚广孝晚年渐退政坛,潜心注疏佛经,着《道余录》批判程朱理学僵化,主张三教合一。】
“妖僧!满嘴胡说八道!”
朱熹看到这里,顿时如同被踩到尾巴的猫一样蹦了起来,对着天幕面红耳赤地骂道。
【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北京庆寿寺,朱棣追封其为荣国公,谥“恭靖”,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
“这就是我的一生吗?”
道衍和尚盘坐在地,看着天幕轻声说道。
原本他心中对于权势有些痴迷,但是当他看完自己的一生,却发现不过如此。
权势,富贵,在死后不过是过眼云烟。
“阿弥陀佛!”
道衍站起身来,跟随皇宫过来的侍卫,向着城外走去。
至于天幕的后世之人对他的评价,他已经不在乎了。
【姚广孝以僧人身份参与政变,被佛门斥为“违佛家慈悲”,他晚年回乡时,曾遭亲姐拒见,斥其为“乱臣贼子”。】
【传统士大夫视其为破坏嫡长子继承制的“逆谋之臣”,但亦承认其“乱世之能臣”。】
“此人确实有才华,历史十大谋士有他一席之地。”
秦始皇嬴政沉默半晌,突然开口说道。
【姚广孝一生游走于佛门与朝堂,以僧衣裹挟野心,以谋略改写历史。】
【他既是“靖难之役”的操盘手,又是永乐盛世的奠基者,其复杂性与矛盾性,恰是乱世中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的缩影。】
【正如清人赵翼所言:“广孝非僧,乃乱世之枭雄。非相,乃定鼎之奇才。”】
“这话怎么如此耳熟?”
“这不是许劭和许靖两人,对某曹操的评价吗?”
天幕下,曹操一愣,傻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