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回到南京(2/3)
,起义军凭借着顽强不屈的斗志、灵活多变且出色的战术,成功击退敌军,赢得了这场关键战斗的胜利,第二日,乘胜追击的起义军士气高昂,顺利占领瑞金,瑞金的百姓们听闻起义军到来,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
然而,革命的前进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8 月末尾,起义军在会昌遭遇了国民党军更为顽强、激烈的抵抗。前敌委员指挥部内,委员会成员们神色严峻,冷静的分析着眼前瞬息万变的战局,他们必须迅速做出判断,及时调整作战策略。
战场上,起义军战士们英勇无畏,在枪林弹雨中灵活穿梭,有的战士为了给战友开辟一条安全通道,不惜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子弹,有的战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他们的,每一次挥拳、每一次拼杀,都带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与对敌人的刻骨仇恨,经过2小时的浴血奋战,起义军最终成功攻占会昌城。
但这场战斗的胜利代价十分惨重部队锐减到1万5千余人,由于形式的变化在前敌委员会的指挥下起义军陆陆续续的回到了瑞金,这时有人建议放弃广州转向工农运动最好的地方转移,决定改道东进,经闽省长汀、上杭,沿着汀江、赣江南下。
9 月中旬,起义军1万5千余人由福闽省进入粤省大埔,在大埔经过前敌委员会商议,起义军留下朱指挥率领的3000余人留守大埔三河坝,主力向潮汕地区进军,9 月 232日,起义军攻克潮州,成立潮安县革命政府。
然而由于起义军的南下路线,湘,闽,粤的敌军将起义军围堵在了粤东9 月 27 日至 10 月 3日,起义军在揭阳汾水、潮州、汕头、大埔三河坝等地,与民党陈济堂、黄绍竑、钱大军部展开激战,主力遭受重大损失,部队大部溃败。
周亦云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原本对汪季新心存忌惮、处处小心的粤省军阀,此时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再也无需给汪季新丝毫面子。而一直追着我党的武汉政府第四军,也成为了粤省军阀的主要防范对象,与另一个时空不同的是,这一次粤省军阀并未放任第四军入粤,所以不会全力堵截我党,恰恰是周亦云的此番操作,成功让局势朝着有利于起义军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粤省的军阀不再惧怕武昌政府的施压,行事风格愈发强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