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出兵(1/3)
3 月底,春天开始到来,周亦云从南京启程,一路风尘仆仆,于 4 月 1 日终于赶到徐州,徐州城,这座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城市,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军营。周亦云一踏入城中,便马不停蹄地与杜玉明会面。此时的 18 军,各部已全部到位,军容整齐,士气高昂。24 师的整编工作也已圆满完成,焕然一新的部队正蓄势待发。
经过周亦云、杜玉明以及一众高级将领的审慎商议,周亦云果断任命关征林担任 24 师师长。第一装甲师第三装甲团则交由郑洞国接任,这位年轻却极具军事才能的将领,将为装甲团注入新的活力。如今的黄埔系,已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在军中形成气候。
然而,黄埔一期的胡宗南却对周亦云心存不满,他心胸狭隘,在黄埔同学中四处煽风点火,妄图挑起事端,但他的行径不得人心,除了像曾扩情、孙元亮、汤恩伯等少数被黄埔系边缘化之人响应他外,绝大多数黄埔毕业生都坚定地站在了周亦云这边,纷纷加入周亦云领导的黄埔系阵营,胡宗南这般作为,无疑是司令有意安排在黄埔系中与周亦云制衡的棋子,这让周亦云对司令的真的很无语。
1928 年 4 月,整个 18 军秣马厉兵,已做好了充分的战斗准备。林娥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从第一装甲师升职到 18 军,担任情报科通讯处处长一职。从此,18 军的整个情报收集与通讯联络工作,都将经她之手统筹安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各部队完成集结,只待一声令下,便可以出征征讨奉军。
1928 年 4 月 7 日,阳光洒在大地上,司令在徐州司令部,下达了总攻击令,第二次北伐正式开始,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团由刘峙指挥,麾下王均的第三军、缪培南的第四军、顾祝同的第九军、杨胜治的第十军和贺耀组的第四十军,自徐州向北进发,承担津浦路正面进攻的重任。而周亦云所率的 18 军,凭借精锐的装备与高昂的士气,被委以先头部队的重任,成为北伐大军的一把利刃,率先冲向敌人的防线。
4 月 9 日,周亦云部乘坐火车,沿着津浦路快速推进。当部队行至枣庄时,却遭遇了孙、鲁联军第二军军马宝珩部 2 万余人的顽强阻拦。枣庄,地处山东省南部,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