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济济一堂(1/3)
翌日卯时,池阳县,城外校场。
三通鼓罢,众将齐聚一堂。
董瑜端坐帅案之上,其左侧是以董旻、徐荣为首的一众武将。右侧则是以贾诩为首的…呃,还是武将。
董瑜看着济济一堂的将官,顿时觉得豪气冲天,穿越至此一个月的时间,他也总算有了自己的班底了。
除了董旻、董璜两位家族将领。
他的麾下还有历史上各自留名的徐荣、张济、张绣、董越、胡车儿。
除此之外,更有潜力无限的李蔚、王传、杨志、周兴伯、陈杰等小将。
最让董瑜惊喜的,还是堂中的张辽、徐晃二人,至于敬陪末座的胡封,倒是可以忽略不计了。
昨日与贾诩的谈话中,贾诩便已告知。
张辽在前日那场阻击战之后,便留了下来,吕布使者前来带走家眷之时,曾拜访过张辽,但张辽却避而不见。
至于徐晃,在听到董瑜为保百姓以身犯险后,便表示愿意效忠。
至于胡封……这家伙运气比较好,两军混战时,李式被战马踏成肉泥,将士们打扫战场时,都没能将李式的尸体拼凑完整…而胡封则是因为战前提醒董瑜的举动,让李蔚将其当做了“自己人”,于是在李蔚的照拂下,倒是留了一条命。
此时胡封依然是用那种……让董瑜极度不适的眼神看着他。
董瑜赶忙转移目光,他怕自己忍不住冲上去暴打胡封一顿,毕竟现在也算是同个阵营的“兄弟”了……
董瑜依次看向麾下众将。
董旻是便宜老爹的亲弟,也就是自己的叔父,算是董氏一族中资历最老的领兵将军了。再加上其当朝左将军的身份,所以位列于堂下第一的位置。
董旻在历史上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却一直跟随在董卓身侧,帮助董卓处理的事务不知凡几,也算是老成持重之将。
董璜则是董卓兄长董擢之子,是董氏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董卓生前对其极为器重,将身边最精锐的亲卫营交由其统御。董璜年纪轻轻便被拜为侍中兼任朝廷中军校尉。其人外貌极为英武,举手投足间也颇具大将风范。
虽然他在历史上也没什么记载,但以董卓对自家人的高要求,董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