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英杰之论(2/4)
的权利。”
贾诩补充道:“仪同三司说白了就是仪仗、待遇,与三公相同。看来朝廷对主公还是有莫大的期许的呀。”
董瑜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他是真的高兴。
倒不是因为他被封了这么大的官而高兴,而是他这算是朝廷亲任的官爵了,届时与他人相对,那也好听不是。
这属下跟着自己也才更有盼头不是,总不能被冠以流寇之名四处都不受人待见来的强呀。
此时的董瑜已经过了左冯翊的夏阳城,这里往东北方向在行进三十里,便到了黄河渡口。
黄河途经此处时,水流是最缓的,故而只需搭建浮桥,便可越过黄河进入河东地界的汾阴县。
根据贾诩所言,徐晃与姜冏也是在河东郡沿着黄河北上,最终约定的会合点就在汾阴。
这马上就可以胜利会师,一同北上了,董瑜心情也放松了不少。
算算时间,如今是初平三年六月,也就是公元一九二年中。
这个时间点,曹操才刚刚打败青州黄巾,兖州还一团乱麻,属于群雄割据的时候。
而刘备则是还困居在平原,等待着被袁绍、曹操夹击败亡的命运。至于孙权嘛……这小子满打满算也就十岁吧,如果没记错的话,孙坚死在这一年的襄阳之战中,孙策则是要带着仅存的家底投靠袁术了。
现在就是不知道孙坚死了没,传国玉玺可是落到袁术手中了!
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未来三分天下的三位霸主都还没真正起势,他董瑜也可以趁此机会,打下一片基业。未来未尝不可与之争一争天下。
贾诩见董瑜不知在想些什么,想得十分入神,甚至连士孙瑞离开都没有察觉,于是出声询问。
只是等他问了三次,董瑜才回过神来。
回过神来的董瑜听到贾诩的问话,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在想这天下英杰。”
贾诩闻言也露出思索之色,他淡淡的道:“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在创造时势。如今天下纷争不断,正是英杰辈出的时候。”
董瑜听贾诩这么一说,顿时也来了兴趣。
于是笑问道:“不知在文和眼中,这天下哪些诸侯可称为英杰。”
贾诩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