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8章 暴发户(2/3)
她每日开工前最愉快的事了。
逗完宁儿的老卫转过身问:“凤公子,最近可有下海?”
“最近风高浪急,不宜下海。”杜阿银边索粉边回道。
“他们说你上个月捞起这大一颗珠子,老值钱了,可是真的?”老卫热情地比划着,小镇有群采珠人,颇具传奇色采,但都没眼前这个每日一碗粉的林凤西公子会捞,据说这个异乡客,极会游水,潜入水里可以不出来换气,是个海水都淹不死的神人。
杜阿银乐了,“那么大颗珠子,母蚌得有多大呀。”
杜阿银摇摇头,回想当年她跟着商队来到南边的情形。
南行并不顺畅,路难走,还有路匪水匪,好在商队经常走这条线,自有他的行道,那时娃娃小,气候不适应,让宁儿和黄姐的儿子都病了,最终黄姐的儿子还保住,这可真把杜阿银吓着了,原本听商队人讲出了越州就是异国他乡,还有些别个的想法,这一下不敢瞎折腾了,毕竟娃娃太小了,黄姐也把宁儿当成了自己的亲生闺女,商队的人提及过大涌口出产甘蔗,离海近,除了种甘蔗,还有一部分人靠打渔和采珠为生。大涌口就是生产石密、蔗农卖甘蔗,渔民卖鱼卖珠的聚集地,时间长了也就形成了产业链,石密、珍珠和海鱼就从这里销往越州和越州以北的城市,当然这年头没冰柜啥的,海鱼想运到中都等地,送去也是天价,所以大部分还是送到越州城的居多,石密、珍珠经过商队跋山涉水能到中都不少,毕竟中都才卖得起价。
杜阿银就要找这样的地方,产甘蔗、靠海近,有一定规模,但不管经济、战略等等都不是大周的重点城镇。
到了大涌口,杜阿银惊奇地发现,大涌口还在入海口,至于那条江或河叫个啥并不重要,这年代的河运、海运都不发达,放在自己那年代,妥妥重点大城市的地方,在这年代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
渔民除了打鱼,有一小撮水性好的,还是采珠人,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有渔民在这里采到过龙眼般大的珠,卖了千金,这是个充满希望的励志故事,生活不易,总得让一直贫苦着的人看到点希望吧,只是故事过后的这些年,甚至少有人采到大珠,黄豆大小的珍珠倒是有。
大涌口有采珠人,证明这片海域产珍珠、海域状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