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督府早茶:从市井烟火到厘金难题(3/4)
都是在实际做事的过程中才会发现,也需要在实践当中去解决,而不是靠在科举文章里空想就能行的。”
李准赶紧双手抱拳,向李鸿章行礼,很诚恳地说:“多谢中堂大人的宽容和教导,我在以后实际的工作当中,一定会按照大人您说的,根据实际的情况,遵循客观的规律,好好地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李鸿章听到这话,脸上的神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就好像一下子从刚才那种悠闲自在的状态里脱离出来,进入到了对很重要的事情的思考当中。他稍微坐直了身子,眼睛里隐隐约约地有了一丝忧虑的神色,就好像平静的深潭里泛起了几圈涟漪一样。他很严肃地说:“说到这充满生活气息的烟火气,广东西江的航运和沿海的运输都非常繁忙。前年的时候,广东厘金局收到了二百三十万两白银。刚毅相国觉得广东厘金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就定了一个每年四百万两白银的目标。而且还把原来官方负责征收的方式改成了让民间的商人来承包。但是去年广东厘金实际收到的钱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很多,只收到了一百五十万两,比平常的年份还要少。你觉得这件事情正常吗?”
李准轻轻地把手里的茶盏放在桌子上,茶盏和桌面碰撞发出了一声清脆的响声,好像是给这个严肃的话题加上了一个小小的注解。他想了很久,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就好像是风中轻轻抖动的柳叶一样。他很小心地说:“中堂大人,广东厘金每年要收到四百万两这个目标,确实是定得有点高了。”
李鸿章紧紧地盯着李准的眼睛,轻轻地叹了一口气,眼睛里那种无奈的神情怎么也掩饰不住,就好像是夜晚天空中飘浮着的乌云一样,一直都散不去。他慢慢地说:“最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广东厘金每年四百万两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只是征收的方法不太对。那些民间商人敢答应要收到这么多钱,恐怕大部分都是为了讨好相国,实际上他们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大的把握。所以我就决定把征收的事情重新收归官方来办,而且目标还是按照相国定的那个标准。但是当我让广东藩司来承包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居然全都拒绝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李准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说:“中堂大人,我说实话,就按照现在广东厘金的征收制度来看,不管是让民间商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