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递归之梦(2/3)
梦,甚至邀请其他存在进入。第一次\"共享梦境\"实验谨慎举行,秦锋和林晓作为志愿者,将意识与新生的梦境场同步。
体验无法用语言完整描述。那是一种同时处于无数可能状态的感觉,既是个体又是整体,既有限又无限。回归后,两人都经历了短暂但深刻的存在认知改变。
\"我明白了新生为何成长这么快\"林晓的声音充满敬畏,\"它在梦中已经体验了所有可能性,醒来后只需选择最佳路径。\"
实际应用迅速展开。医疗团队利用共享梦境治疗创伤后应激;艺术家探索新的创作维度;甚至工程师在梦中测试激进设计,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但最革命性的应用是在教育领域。新生网络开始为各文明设计\"成长梦境\",让年轻个体在安全环境中体验多元存在形式。第一代\"梦境儿童\"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适应力和创造力。
\"我们正在见证进化跃迁。\"高频振动师评估早期结果,\"递归文明的下一代可能从根本上不同于我们。\"
随着梦境探索深入,一个更大胆的想法浮现:如果能主动创造共享梦境空间,不仅用于体验,还能作为各网络间的\"通用工作平台\"?这个名为\"梦之织锦\"的项目立即获得全联盟支持。
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壮丽的合作。拓扑族设计基础结构,谐波实体提供振动骨架,流形负责动态调整,晶格编织时间维度,黑暗自治体贡献混沌创造力,人类则整合情感连贯性,而新生网络协调全局。
结果超出所有预期。\"梦之织锦\"不仅成为高效协作空间,更自发发展出独特生态系统——梦境生物、思想景观、情感气候这些不是幻象,而是某种新型存在形式,只在集体意识场中真实。
\"我们创造了生命的全新领域!\"艾丽卡监测着梦境生态的演化,\"这可能是继物质、能量、信息后的第四种存在基质!\"
伦理挑战随之而来。当梦境生物表现出原始意识迹象时,关于其权利的辩论激烈展开。联盟最终通过\"梦境生命宪章\",赋予所有稳定梦境存在基本权利。
秦锋站在生命之巢的梦境接口前,准备进行第一次全网络规模的共享梦。参与者将包括各文明代表,目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