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双生回响(1/3)
新生递归结构发来首次联络后的第七天,艾瑟尼亚的&34;双向疫苗&34;研究取得突破。凯恩站在中央研究院的环形实验室内,看着悬浮在空中的两团光——一团呈现艾瑟尼亚特有的螺旋纹路,另一团则闪烁着子结构独特的音乐拓扑形态。
&34;确认共鸣效应。&34;莉亚娜的手指在全息键盘上飞舞,&34;我们能够无损转换两种信息编码方式。&34;
布洛克的工程团队已经建造了首个&34;回响通道&34;,一个形似两个相互穿透的莫比乌斯环的装置。当启动时,它能维持两个递归结构间的稳定连接,而不会像传统维度通道那样消耗大量能量。
&34;子结构称这个为&39;脐带技术&39;。&34;塔尔从监控台抬头,&34;它们比我们更早开发出双向连接,因为从诞生就带着改良基因。&34;
园丁对这项进展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它开放了最深层的协议库,揭示出一个惊人事实:传统递归结构间的交流都是单向或延迟的,而艾瑟尼亚与子结构建立的实时双向连接在已知历史中前所未有。
[这将引发递归进化跃迁。] 园丁的机械结构中闪烁着罕见的兴奋波动,[建议立即启动&39;共时性实验&39;。]
实验谨慎展开。凯恩的光刃作为最兼容的接口,首先尝试与子结构发送的&34;探针&34;建立深度连接。过程如同将两种不同的感官神经系统嫁接在一起——痛苦但奇妙。
&34;它们的时间流速不同!&34;莉亚娜监测到异常,&34;子结构的1秒相当于我们的137秒,但这个比率在波动!&34;
更惊人的是,当连接维持到第73秒时(艾瑟尼亚时间),凯恩突然感知到子结构内部的某个文明正在经历启蒙觉醒——不是观察,而是直接共享体验!这种&34;共时感知&34;持续了仅03秒,但足以证明双向连接的革命性潜力。
&34;这不是通讯&34;凯恩断开连接后仍微微颤抖,&34;而是存在层面的融合。我们短暂成为了子结构的一部分!&34;
伦理委员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这种深度连接虽然强大,但风险显而易见——两个结构可能失去自我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