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假钞出现(3/4)
得如何了?”
王时敏从袖中取出六幅图案,恭敬地呈上:“请陛下过目。”
这是他精心设计的大明银钞图案。从一分到一百文,每一种面值都有其独特的寓意。田园风光寓意耕耘收获,泰山象征神圣庄重,长江黄河代表华夏文明,而最高面值则是崇祯的画像。
“不错。”崇祯仔细端详着每一幅图案,“交给国库银行吧,这个月就开始发行。”
“臣遵旨。”
“对了。”崇祯又道,“艺术院的管理,朕只有一个要求:束缚咱们没必要那么多,氛围要自由些。只要不触碰底线,你们尽管去创作。”
王时敏心领神会,连连应是。
夕阳西下时,崇祯带着两位妃子游览完艺术院收藏的名画书法,这才启程回宫。
街上,小贩正推着车子卖冰棍,排队的人不少。一阵清凉的风吹过,带来了几分凉意。
“王承恩。”崇祯突然开口。
“奴才在。”
“去便宜坊买几只烤鸭,今晚朕要和田妃小酌。”
“是。”王承恩领命而去。
不多时,王承恩便带着香气四溢的烤鸭回来。然而,他的脸色有些凝重。
“皇爷。”王承恩递上一张银钞,“这是假的。”
崇祯眉头一皱,接过银钞仔细对比。果然,在细节处发现了些许差异。
王承恩将事情大致给崇祯说了一下,随后,一行人匆匆回到宫中。
夜幕降临,烛光摇曳中,崇祯眉头紧锁,手中的银钞翻来覆去地看。
“这假钞,做工倒是不错。”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冷意。
王承恩站在一旁,双手微微颤抖:“皇爷,若不是奴婢今日恰巧遇到那个商贩,怕是还发现不了这件事。那商贩本想用这银钞买些绸缎,却被铺子里的掌柜认了出来。”
崇祯站起身,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地上厚重的地毯吸收了脚步声,只剩下衣袍摆动的窸窣声响。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天空,眼神渐渐变得深邃。
这件事的严重性,他比谁都清楚。银钞是他推行新政的重要一环,若是被人造假,整个金融体系都会受到冲击。一想到这里,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扣紧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