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一时的成败算不得什么(1/3)
年关将至。
北镇抚司一经成立,马上就在京城大肆逮捕官员,那些以前就掌握罪证的,并且无关紧要的,通通被抓。
虽然都是些小官儿,但很多都是李善长的门生故吏,一大半都是淮西文官集团,还有一小半是浙东文官集团。
大大小小,不到半个月,上百名官员被抓,血染菜市口,被杀的人头滚滚。
百姓拍手叫好,因为朝廷杀贪官了。
“杀得好!杀得好啊!一群贪官!”
“朝廷应该来查查我们知州大人,他也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啊。”
“往年都是等秋决才杀,不曾想今年秋决之后,年底了又杀了一批贪官。”
“我们这儿的县丞,也该查查!”
“唉,一群政治内斗的牺牲品罢了。”
李善长和刘伯温都在某个酒楼的二楼,看着下面菜市口人头滚滚,听着下面百姓的议论。
李善长不经觉得有些好笑,“愚民就是愚民呐。”
刘伯温附和道,“也不能这么说,愚民当中也有清醒的。”
“百姓懂得什么大是大非啊,只要朝廷下来的人杀的比他们地位高、身价大,百姓心中就一阵暗喜。
今天杀个三品大员,百姓欢呼,明天杀个九品芝麻官,百姓照样欢呼,自古皆然,可这世上哪里那么多贪官?
不过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当年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百姓不也是敲锣打鼓,举国欢腾?
那时候,临安百姓还向宋高宗献了一个慧眼如炬,明辨是非的匾额,后来宋孝宗执政,岳飞得到平反。
百姓依旧敲锣打鼓,称赞皇帝圣明,让冤案得以昭雪,百姓就是愚民,是墙头草,风往哪吹他们就往哪边倒。”
李善长端起茶杯,笑了笑道。
刘伯温却不赞同,“善长兄,话不是这么说的,不是百姓不懂,而是好与坏都是上面定义的,百姓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所以嘛,百姓最缺的就是独立清醒会思考的大脑。
但话又说回来,不能让百姓去思考,否则清醒的人越多,越不利。
所以,治国之道就在于不能让百姓饿死,但也不能让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