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凭什么不让我们上车?(2/3)
判断更准确。
洛雪瑶给洛青山盛了一碗米饭递过去,又给他夹了一块烤乳猪,柔声劝道:“大哥也不必懊恼,反正后面的路还长着,想要报答恩师,总是有机会的。”
楚凌岳端着饭碗,依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模样,斜靠在门口,耳朵却一直听着外面的动静。
只要有人过来,他便立即进入防御状态。
还好并没有人来打扰,他们一家消消停停吃了顿晚饭。
洛雪瑶把吃得干干净净的碗筷收回空间,众人各回各屋,早早休息。
第二天一早,王五和赵六带着四个新人衙差,吆喝着让大家上路。
今天流放犯们的动作显然快了不少,虽说有车可坐,但是早点上车就能找个好位置。
昨天洛家三兄弟和楚凌岳一起,帮王五和赵六把他们的东西搬上一辆马车,由两名衙差赶车,另外四人坐另外一辆马车,路上还能轮换着躺下休息。
洛家人自己的马车,比给衙差们的马车更大,也更舒适。
外面有油布遮挡风雨,里面还铺着厚实的毯子,无论躺着还是坐着都很舒服,一辆车坐六个人也一点都不嫌挤。
洛青山把宋书葆请到马车上,让他利用白天赶路的时间,给三个娃娃讲课。
宋书葆的小孙子也被洛青山抱上车,让他跟自家的娃娃一起学习。
车厢里有几只造型奇特的小桌子,这是后世的床上书桌,是洛雪瑶之前给裴骁买的,还剩下几只,现在刚好拿出来用。
除了书桌,还有笔墨纸砚,以及三百千和四书五经,每个孩子都有一套,宋书葆也有。
宋书葆心里暗暗赞叹洛家人的眼界,都流放了还不忘让子孙读书,这样的人家,将来必定能够翻身!
只是这辆马车看着有点眼熟……怎么那么像安平公家里的那辆?
随即又笑自己老眼昏花。
这里离京城一百多里,安平公养尊处优的,怎么可能来这种穷乡僻壤!
宋书葆展开书本,先简单考一下孩子们的基本功课,四个孩子的程度不同,他得按照他们之前的教育程度分层教学。
马车正准备前行,忽然后面一阵吵吵嚷嚷,有人连哭带嚎,还有人骂骂咧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