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藩王谋策:矿山、朝堂与边疆风云(2/6)
廷制度。王府长史司官员的选拔,他都会详细拟定候选人的履历、才能和品行报告,呈交朝廷备案 。对于地方官员的考核,朝廷会派遣专门的监察御史前来主持,朱权虽身为藩王,但也只是协助参与。在考核过程中,监察御史依据朝廷制定的考满、考察等制度,对官员的政绩、操守等进行全面评估 。朱权会提供地方官员在军事配合、民生事务处理等方面的表现信息,但最终的考核结果和奖惩决定皆由朝廷定夺 。
等待批复的日子里,朱权充分调动王府各机构资源。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各司其职,为矿山开采筹备助力。同时,朱权也没忘记暗中留意朝廷扶持的地方官员动向,以及卫所将领与朝廷的密奏往来,在权力制衡的微妙局势中谨慎行事 。
朱元璋在京城密切关注大宁动向,授意地方官员与卫所将领制衡朱权。朱权虽心中明白,却始终以忠诚示之,行事愈发谨慎。
朱权还亲自挑选王府侍卫作为矿山护卫,召集城中工匠商讨开采方案,不断完善计划。这些匠籍工匠们社会地位较低,他们大多居住在大宁城郊简陋的棚户区内,房屋狭小破旧,一家老小挤在一起 。匠籍世代承袭,他们的子女也难以摆脱匠籍身份,从事其他职业 。尽管工作辛苦,但为了维持生计,只能默默忍受 。
然而,钱富通敌叛国,企图破坏矿山开采。朱权得知此事后,怒不可遏,迅速下令展开调查。审讯钱富时,朱权怒目而视,厉声质问道:“你为何通敌叛国,置大宁百姓安危于不顾?国法难容,你就等着接受惩处吧!”钱富吓得瘫倒在地,哭喊道:“王爷饶命,是北元人威逼利诱,小的一时糊涂啊!”朱权冷哼一声,厌恶地别过头去 。
朱权依照《大明律》严惩钱富,并借此在大宁开展整风肃纪,张贴律法条文,安排专人讲解,以朱元璋“以猛治国”理念威慑众人。在处理这起案件时,朱权严格遵循《大明律》中关于通敌叛国的条文,从审讯流程到定罪量刑,每一步都有法可依 。案件审理期间,允许百姓旁听,以彰显法律的公正与威严 ,也让民众深刻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 。
解决钱富问题后,矿山开采正式开始。朱权关注朝廷监察官员动向,减少矿山对民生干扰。他深知大宁卫所士兵屯田对军事和民生的重要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