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烽火大宁:危机四伏下的坚守(2/7)
汇报矿山开采、军事防御等事务进展,着重强调用人和练兵遵循朝廷法度,与蓝玉旧部毫无关联。
钦差大臣微微点头,目光锐利扫视众人,言辞谨慎道:“皇上对宁王殿下的忠诚和努力十分关注,大宁地处北疆要地,关乎国家安危,殿下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如今朝廷刚经历蓝玉案,殿下更要谨言慎行。”
晚宴上,众人举杯共饮,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朱权时刻留意钦差大臣言行举止,试图探寻朝廷真实意图,然而对方始终未透露太多实质内容。
晚宴结束后,朱权回到书房,心中愈发不安。他对沈书瑶说:“这钦差大臣来意不明,我总觉得朝廷对我仍有疑虑。蓝玉案后,朝廷对藩王管控明显加强,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沈书瑶安慰道:“王爷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我们一心为大宁、为朝廷,终究会得到皇上认可。”
朱权苦笑着摇头:“话虽如此,但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接下来的日子,钦差大臣在大宁四处走访,查看矿山开采,深入军营观察士兵训练。朱权主动邀请他一同视察军营,详细介绍士兵日常训练科目和成果,再次表明用人公正,与蓝玉案无关。
在军营中,钦差大臣见士兵们在酷热下刻苦训练,不禁露出赞许之色。朱权趁机说:“大人,大宁地处北疆,时刻面临北元威胁,这些士兵为保家卫国不敢有丝毫懈怠。且我用人向来谨慎,绝无违规之举。”
钦差大臣微微点头:“殿下治军有方,本大臣看在眼里。只是大宁诸事,还需殿下继续用心,莫要辜负皇上期望。”
随着接触增多,钦差大臣对朱权在大宁的作为有了更深入了解。他看到朱权为解决百姓水源问题亲自奔波,看到城中百姓对朱权的拥护,心中渐渐有了判断。
一日,钦差大臣找到朱权,态度诚恳地说:“殿下,初到大宁时,本大臣确实带着诸多疑虑。但这些日子所见所闻,足见殿下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大宁百姓的关爱。本大臣定会如实向皇上禀报。”
朱权连忙拱手致谢:“多谢大人明察,大宁的安宁离不开朝廷支持和百姓信任,本王定当不负皇上所托。”
在军事演练筹备过程中,朱权遇到困难。夏日炎热,士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