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宁惊变:北疆危机与藩王困局权谋起(4/6)
击之势。在后勤保障方面,朱权提前安排了民夫组成运输队,沿着事先勘察好的路线,源源不断地将粮草和箭矢运往战场。战场上,士兵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有的新兵面色苍白却依然紧握武器,眼神中透着紧张与坚定;老兵们则经验丰富,冷静地执行着战术指令。北元骑兵和图伦部一开始凭借骑兵的机动性占据上风,但朱权及时调整战术,命令骑兵佯装败退,引诱敌军深入,随后伏兵四起,将敌军分割包围。
经过一番激战,北元骑兵和图伦部节节败退。图伦部首领见势不妙,带残兵逃窜。朱权没下令追击,他深知穷寇莫追,且此次出兵是救援建州女真,非与北元全面开战。这场战争的背后,是明朝对北疆局势的战略考量,维持建州女真的稳定,是防御蒙古的重要一环。而朱棣在北方边境听闻此次战事,也密切关注着局势发展,若有需要,随时准备从侧翼支援,共同维护北疆稳定。
战斗结束,阿哈出对朱权感激涕零:“宁王殿下,此次若不是您相救,建州女真恐怕已不复存在。日后,建州女真定与大宁生死与共。”朱权微笑道:“阿哈出首领不必客气,我们本是盟友,相互帮助是应该的。如今部落受损严重,本王会派人协助重建家园。”
战争胜利后,朱权立刻从大宁调配了大量的建筑材料、粮食和生活物资运往建州女真。他还派遣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和官员,帮助建州女真规划重建部落营地,传授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技术,以恢复其生产生活。同时,朱权与阿哈出重新商讨合作事宜,决定进一步加强贸易往来,大宁向建州女真提供更多的铁器、布匹等物资,建州女真则以皮毛、马匹等特产作为交换。双方还约定在军事上互相支援,共同抵御北元的威胁。这一系列合作也符合明朝对周边势力的外交策略,通过扶持友好势力,巩固边疆稳定。
沈书瑶在朱权出征期间,不仅日夜为他担忧,还积极投身大宁当地事务。她凭借对民情的熟悉,组织城中的妇女为士兵赶制军衣,还协助商户们合理调配物资,保障了大宁城内物资供应的稳定。在后续建州女真的重建和合作规划中,沈书瑶参与其中,凭借她细腻的心思,提出在贸易中设立公平的交易市场,规范交易流程,避免争端,为大宁与建州女真的合作贡献了重要力量,她的角色逐渐融入到故事的主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