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宁惊变:北疆危机与藩王困局权谋起(5/6)
中,与朱权共同为大宁的稳定和发展努力。
此时,皇太孙朱允炆在京城也逐渐崭露头角。这一年,朱允炆更加深入地参与朝廷事务的讨论,他关注着边疆战事,听闻朱权救援建州女真一事,心中对这位皇叔的能力和担当有了更深的认识。朱允炆虽未直接参与大宁事务,但他时常与身边的谋士讨论边疆局势和藩王作用,展现出对国家大事的敏锐洞察力和自己的见解。他深知藩王在边疆防御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藩王权力过大可能带来的隐患,在心中默默思考着如何平衡各方势力,以维护明朝的长治久安。而徐达已于1385年去世,故事中没有出现徐达在世并参与军事行动或朝廷决策的错误情节。
又过了些时日,朱权在处理完手边事务后,正准备去视察新修筑的城防工事。这时,王府侍卫前来通传:“王爷,齐王派人送来一封密信。”朱权心中陡然一紧,齐王向来行事谨慎,如今送来密信,所为何事?他接过信件,屏退左右,展开细读。
信中,齐王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朱权治理大宁成果的钦佩,提及自己在封地也面临着诸多政务难题,尤其在应对朝廷日益严苛的赋税要求和军事调度上,深感力不从心。齐王在信中隐晦地暗示,希望能与朱权私下交流应对之策,但绝口不提联合之事。
朱权看完信后,陷入沉思。他深知,在朱元璋的严密管控下,任何稍有不慎的举动都可能被视为僭越。朱权心想,齐王此举,虽未提及联合,但私下交流应对朝廷之策,若被朝廷知晓,恐怕也会惹来麻烦。但齐王封地的困境他也能理解,同为藩王,唇亡齿寒。
思索良久,朱权决定先修书一封回复齐王。他在信中先是表达了对齐王困境的理解与关切,言辞间尽显同宗之情。随后,朱权谨慎地写道,应对朝廷事务,应以忠诚为本,每一项举措都需遵循朝廷规制,切不可有任何逾矩之举。他还分享了一些自己在大宁应对朝廷赋税和军事调度时的经验,比如如何合理安排军屯以提高粮食产量,从而更好地完成赋税任务;在军事调度方面,要提前做好准备,与当地官员密切配合,确保物资调配顺畅。但朱权在信中始终保持着分寸,避免任何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
朱权挑选了一位行事极为谨慎的王府侍卫,亲自向他交代了任务,叮嘱他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