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赋税风云起,大宁谋生机(7/7)
露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军屯指挥使皱着眉头说:“王爷,军屯赋税增加两成,这意味着百姓们要多交不少粮食。咱们大宁此地,气候干旱,土地贫瘠,要增加产出实在太难。而且,开垦新荒地谈何容易,冬季又长,一年到头能种的时间没多少,百姓们怕是有心无力啊。蓝玉案后,军中人心也有些浮动,这赋税压力一来,恐怕更难稳定。再者,如今朝廷对蒙古防御吃紧,军屯的壮丁们时常要抽调去充实边防,这耕种的人手就更少了,赋税却还增加,实在艰难。”
一位商户代表也忧心忡忡地说:“王爷,商业税提高一倍,我们商户的利润将大幅减少。大宁本就地处偏远,往来客商不多,生意本就难做,这下很多小商户可能会因此倒闭,这对大宁的商业发展极为不利。如今朝廷与东南亚国家有往来,可这赋税一高,我们连参与贸易的资本都快没了。”
朱权沉思片刻,说道:“关于军屯,我们可以引进耐旱耐寒的作物品种,像莜麦、胡麻这些,更适合大宁的气候和土壤。组织有经验的农户,指导大家改进种植方法,合理灌溉,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对产出高的农户给予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至于商业,我们可以鼓励商户联合起来,共同采购货物,降低成本。此外,本王打算派人去探寻与东南亚贸易的机会,拓展商业渠道。听闻朝廷与东南亚往来频繁,大宁不能错失良机。同时,本王决定设立专项资助,帮助那些因赋税而面临学业困境的学子,为大宁培养人才。本王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大宁定能化险为夷。”
林公补充道:“还有,我们可以在大宁城内设立专门的市场监管机构,防止商户恶意抬高物价。对于那些因赋税增加而面临困境的小商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王爷,咱们也可借此机会,培养本地人才,为大宁长远发展考虑,正好顺应科举大势。另外,近日听闻有东南亚学子来京城求学,大宁也可与之交流,吸引人才。”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朱权看着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大宁就一定能度过这次难关。大家回去后,立刻按照我们商讨的办法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