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朱权谋断:大宁危机与朝局暗涌(5/7)
回到大宁的朱权,在处理完政务后,开始思考自己的处境。他深知,朝廷对藩王的管控日益严格,这是维护大明江山稳定的必要举措。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心,朱权除了积极配合朝廷的各项调查和指令外,还主动在大宁推行朝廷的新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他定期向朝廷汇报大宁的情况,从民生到军事,巨细无遗,让朝廷对大宁的状况了如指掌。
朱权的这一举措,很快传到了应天。朱元璋得知后,心中对朱权的信任愈发深厚。他认为,朱权此举不仅体现了对朝廷的忠诚,更展现了出色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有一些小臣在私下议论,认为朱权此举或许暗藏心机,但这些言论并未掀起太大波澜。
就在朝廷对藩王之事保持微妙平衡时,大宁城中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一名士兵在巡逻时,发现了一个可疑的黑衣人。黑衣人见势不妙,转身欲逃,却被士兵当场擒获。
士兵将黑衣人押送到王府,朱权亲自审问。黑衣人起初拒不交代,但在朱权的严厉逼问下,终于吐露了实情。原来,他是北元派来的奸细,此次潜入大宁,是为了刺探明军的军情。
朱权得知此事后,心中一惊。他意识到,虽然大宁之战已经胜利,但北元并未放弃对大宁的觊觎。他立即加强了大宁的戒备,增设岗哨、严查往来人员,同时将此事上报朝廷。他详细描述了奸细被擒经过、奸细所供信息,以及大宁接下来的防御计划,为朝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朱元璋得知大宁发现北元奸细后,对朱权的警惕性表示赞赏。他下令,加强对边境的巡查,防止北元再次派奸细潜入。同时,他也意识到,北疆的防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藩王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此时,北元的阴谋进一步深化。他们故意散布谣言,称燕王朱棣与北元暗中勾结,意图谋反,还伪造了一些所谓的往来信件作为“证据”,通过秘密渠道送到了朝廷。朱元璋得知后,龙颜大怒,立即派朝中得力官员前往北平彻查此事。朱棣得知消息后,大惊失色,他深知这是北元的阴谋,但要自证清白却困难重重。他一面积极配合朝廷调查,展示自己的军事部署和日常活动记录,证明自己一心防御北元,并无谋反之意;一面暗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