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风雪共担,医武护宁(3/9)
朱权一直心系大宁的经济发展,深知茶马互市对大宁的重要性。在这一年,大宁的茶马互市日益繁荣。踏入交易市场,仿若步入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中原的商人穿着锦绣长袍,头戴精致的方巾,眼神中透着精明与干练,摊位上的茶叶、丝绸整齐罗列,茶香与绸缎的光泽相互映衬;草原部落的商人身着厚重的皮袍,腰系宽幅的兽皮腰带,上面镶嵌着粗犷的金属配饰,他们的马匹膘肥体壮,皮毛在阳光下泛着油光,带着草原的不羁与豪爽。
当朱权注意到一位中原茶商与草原部落的马匹交易商因价格和马匹品质问题产生纠纷时,他立刻上前调解。茶商面红耳赤,指着茶叶说道:“我这可是正宗的江南好茶,平日里千金难求,如今换你这几匹马,怎就不值了?”部落商人则拍着马背,大声回应:“我这马皆是草原上精挑细选的良驹,日行千里不在话下,你这茶叶虽好,却也不该压我马价!”朱权依据交易规则,仔细查看了茶叶和马匹,耐心劝解:“茶商的茶叶确实上乘,部落的马匹亦是佳品,依本王看,可按以往类似交易的行情,各让一步。”双方听后,思索片刻,最终心服口服,握手言和。朱权还颁布新的交易条令,规范交易流程,吸引了更多的草原部落和中原商人前来,大宁的经济愈发活跃。
战事的阴霾暂时散去,朱权又将目光投向大宁的文化建设。他听闻城中道观有一位隐居的道长,对道教养生与哲学颇有造诣,便亲往拜访。道观中,香烟袅袅,朱权与道长相对而坐,深入探讨道教的修身养性之法和天地自然之道。“道长生养,顺应自然,方能得生命之真意。”道长捻须说道。朱权若有所思,点头称是。
此后,朱权时常前往道观,潜心整理道教典籍,筹备撰写相关着作。沈书瑶听闻此事,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日,她与朱权一同来到道观,参与他们的讨论。“医道与养生,皆讲究调和平衡。人体如小自然,顺应四时,方能康健。”沈书瑶轻声说道。朱权眼中满是赞赏,三人就此展开热烈讨论,从阴阳五行到经络气血,在思想的碰撞中,沈书瑶与朱权的情感也愈发深厚。
朱权喜爱文学艺术,一直希望能为大宁的文化氛围添砖加瓦。在王府中举办了一场诗会。城中的文人墨客纷纷应邀而至,诗会现场,大家饮酒赋诗,气氛热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