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风雨大宁路,同心共前行(6/9)
琐事,王妃对她的态度也逐渐缓和,心中对沈书瑶的刁难与敌意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感激。沈书瑶也从这段经历中收获了内心的成长,曾经的委屈与不甘化作了如今的淡然与从容,她在王府中的地位也因自己的善良与智慧愈发稳固。
商业方面,大宁往来商客众多,但商业活动受政府管控严格。商户进行长途贸易,需向官府申请路引。在集市上,时常能看到商户们展示路引,官府查验后才允许交易。沈书瑶虽对商业有自己的见解,但她深知自己的身份限制,只是偶尔在与朱权闲聊时,借助典故或前朝旧事,委婉表达想法,为朱权提供参考。
大宁当地的学子们正为科举努力备考,朱权为支持教育,以王府的名义设立了奖学金,资助贫困但有才华的学子。沈书瑶也积极参与其中,她组织王府的女眷们为学子们缝制衣物、准备文房四宝,鼓励他们专心向学。在一次王府举办的助学活动中,沈书瑶身着华丽却不失端庄的服饰,淡粉色的罗裙上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袖口和领口镶着细腻的蕾丝花边,头上的发簪镶嵌着璀璨的宝石,与王妃一同接见了受资助的学子代表。学子们身着朴素的青色长袍,整齐地站在王府大厅,恭敬地向朱权和沈书瑶行礼。
而就在这年夏日,大宁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烈日高悬,农田里的庄稼大片枯萎,百姓们心急如焚。朱权立刻按照朝廷救灾流程,第一时间将灾情详细上报,而后与沈书瑶一同组织王府人员参与救灾。沈书瑶带领丫鬟们在城中设立多个施水点,为百姓发放干净的饮用水;朱权则组织王府护卫和城中青壮年,寻找水源,挖掘临时水井。然而,寻找水源的过程困难重重,他们接连几日都一无所获,百姓们的恐慌情绪日益加剧。朱权心急如焚,日夜奔波,甚至累倒在救灾现场。沈书瑶守在他床边,泪流满面:“王爷,你一定要好起来,大宁百姓还等着我们呢。”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农夫凭借多年在这片土地生活的经验,注意到一处地面的草色比周围更为翠绿,且土壤微微湿润,判断地下可能有水源。众人顺着他的指引挖掘,终于找到了一处隐蔽的泉眼,解了燃眉之急。在等待朝廷调配物资和下达救灾指令的日子里,他们日夜忙碌,安抚着百姓的情绪。终于,朝廷的救灾物资抵达大宁,在朱权的有序安排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