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暗流涌动:藩王联合风云与破局(3/9)
经验与困境。使者临走时,朱权托他给周王带话:“请周王放心,我等藩王同气连枝,若有需要,大宁定当全力相助。”同时,朱权又暗中让自己的心腹给周王带去一封密信,叮嘱路上小心,避开朝廷耳目 。
几日后,建州女真部落再次派使者前来,不仅带来了愿意合作的答复,还表达了希望派人到大宁学习农耕技术与城市管理经验,以及社会组织和军事制度的想法。朱权欣然应允,安排屯田官员传授农耕技术,让负责城市管理的幕僚讲解户籍、税收管理办法。在军事方面,朱权特意让女真使者观看大宁士兵操练,演示明军常用的鸳鸯阵、三才阵,讲解兵器的使用规范,从长枪、长刀到火器的操作要点。
在交流中,建州女真使者也向大宁的官员们展示了他们独特的渔猎技巧。他们演示如何制作精巧的渔具,在河流中巧妙捕鱼;还分享了在山林中追踪猎物的方法,以及如何驯养鹰隼用于捕猎。大宁的屯田官员则向他们传授先进的养殖技术,从饲料的调配到牲畜疫病的防治,建州女真使者们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问,双方都收获颇丰。
然而私下里,朱权从密探处得知,建州女真内部不同部落对于与大宁合作态度不一,部分部落因畏惧北元施压而有所动摇,部落首领阿哈出正努力平衡各方势力 。朱权意识到,与建州女真的合作充满变数,遂暗中加强对边境的布防,同时准备了多套应对方案,以防合作生变。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宁的军屯改革和商业整顿逐步推进。士兵们虽然辛苦,但在朱权的激励下,士气高昂。新田开垦工作进展顺利,商业活动也逐渐恢复生机。朱权发现大宁地区蕴藏铁矿,便着手发展冶铁手工业。他派人四处招募工匠,许以优厚待遇,很快召集了上百名技艺精湛的工匠。在城外划定专门区域建设冶铁工坊,工坊内设置多座炼铁炉,日夜开工。生产出的铁制品一部分打造为农具,分发到屯田士兵和百姓手中,极大提高了耕种效率;另一部分则制成兵器,装备大宁军队,提升了军队战斗力 。大宁城内,除了蒙古族、女真族、汉族百姓,还能看到一些西域商人的身影,他们带来香料、珠宝,换走大宁的丝绸、皮毛。偶尔还能看到契丹族后裔,他们带着传统的手工织品参与交易,其织品色彩鲜艳、图案独特,融合了草原与农耕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