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爱与责任的分野,大宁劫后新生(5/7)
,不可轻饶,但也需顾及朝中各方势力,徐徐图之。”朱元璋听后,心中有了初步打算,觉得汤和的建议既能惩处王康,又能避免朝廷与藩王之间的矛盾激化,较为稳妥。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论,朱元璋心中已有定数。他决定先暗中控制王康的主要党羽,防止其狗急跳墙。同时,下旨嘉奖朱权在大宁治理有方,稳固了他的地位,以安藩王之心。对于王康,朱元璋决定在朝堂上公开审判,让百官共同见证,既彰显了朝廷的公正,又能借此机会警示其他官员。此决策一下,朝堂之上,支持朱权的势力松了口气,而与王康有牵连的官员则人人自危 ,朝中局势也因此发生微妙变化,各方势力重新审视自身立场,行事更加谨慎。
王康得知计划败露后,狗急跳墙,企图联络大宁周边的盗匪,趁乱洗劫大宁,制造更大的混乱,以此来扰乱朝廷视线,为自己争取逃脱的机会。他暗中派人携带大量金银财宝,与盗匪头目接头,承诺事成之后给予重酬。然而,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萧烬羽的监视之下。萧烬羽得到消息后,迅速联合赵锐,率领王府侍卫和锦衣卫,在盗匪集结之处设下埋伏。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盗匪虽凶狠,但在训练有素的王府侍卫和锦衣卫面前,渐渐落了下风。最终,盗匪被一网打尽,王康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破灭。
大宁的危机终于解除,朱权为了感谢萧烬羽和沈书瑶,特意在王府设宴。
宴会上,朱权举杯向萧烬羽和沈书瑶致谢:“此次能度过危机,多亏了萧大人和书瑶,本王感激不尽。”他的眼神真诚,脸上洋溢着感激与欣慰。
萧烬羽起身还礼:“王爷客气了,这是我们共同的功劳。”他的目光看向沈书瑶,眼中满是深情与欣慰,尽管心中仍有一丝失落,但也真心为沈书瑶和大宁感到高兴。
宴会结束后,朱权单独留下了沈书瑶。他看着沈书瑶,眼中满是温柔:“书瑶,经过这次危机,我更加明白你的重要性。我希望你能一直留在我身边,与我一起守护大宁。”他微微前倾,眼神中满是期待,仿佛在等待沈书瑶的回应。
沈书瑶心中一阵感动,她看着朱权:“王爷,我愿意。”此刻,她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她深知自己对大宁和朱权有着一份责任,而这份责任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