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洪武末年:大宁风云与藩王暗潮(4/7)
收紧,试图在新的权力格局下确保大明江山的稳固。
朱元璋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无心朝政,常独自回忆与朱标相处的点滴。马皇后去世后,朱标便是他心中最大的慰藉,如今朱标一去,他感觉精神支柱轰然倒塌。
在教育儿子们这件事上,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他在宫中设立大本堂,贮藏古今图籍,征召四方名儒,让他们轮流给皇子们讲授学问,还挑选才俊青年伴读,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他对皇子们的学业和行为监督极为严格,一旦发现有懈怠或犯错,绝不姑息。而朱标,一直是他最为骄傲的儿子,不仅学业出众,品德也备受赞誉。他还记得李希颜教导皇子时,手持戒尺,对开小差的皇子毫不留情地敲打。他心疼儿子,可马皇后的劝解让他明白,严师出高徒,只有这样才能让儿子们学到真本事。他不仅重视学问,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德行,挑选有德行的端人正士,陪伴在皇子身边,向他们讲述帝王之道、民间疾苦,希望他们成为有仁有义的藩王。为了让儿子们了解民生,他还曾带着太子朱标和其他皇子,指着宫中一块空地说:“这块地本要建亭馆台榭供游玩,如今我让人种上蔬菜,就是要让你们体谅百姓日常劳作的艰辛。”朱标当时认真点头,眼中满是对百姓的关切,这一幕仿佛还在昨天。
可惜,太子朱标已在1392年离世,他的离去不仅带走了朱元璋的希望,也极大地改变了朱元璋后续的政治布局。而秦王朱樉,于1395年3月在封地西安去世,朱元璋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回想起这个儿子过往虽多有过失,但毕竟是自己的血脉,不禁老泪纵横。他下令厚葬秦王朱樉,并对其封地事务妥善安排,以彰显皇家威严与慈爱。
此时,朱元璋的思绪又飘向了马皇后。他想起早年在郭子兴麾下时,生活艰难,自己还曾被猜忌关押,是马皇后偷偷将滚烫的烧饼藏在怀中,给他送去,胸口的皮肤都被烫伤。后来,行军打仗,局势动荡,马皇后始终不离不弃,为他出谋划策,安抚军心。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每当他遇到难题,马皇后总是温柔又坚定地站在他身边,用温暖的话语鼓励他,用聪慧的头脑为他排忧解难。她管理后宫,井井有条,对待后宫众人宽厚仁慈,深受大家敬爱。想到此处,朱元璋眼眶不禁湿润,喃喃道:“皇后啊,你若还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