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宁谋局:御边筹策,应制图存(2/8)
向朝廷表明我们的服从态度。”
晏昭点头表示赞同,接着说:“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新建至关重要。但大宁地处北方,水源分布不均,在规划时,我们需提前向朝廷的工部呈交详细的水利建设方案,获批后再招募当地百姓参与工程建设,给予合理报酬,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朝廷政策带来的好处。”
陆震站起身,抱拳道:“王爷,末将愿带领部分士兵参与垦荒和水利建设,但行动前还需等待朝廷的正式调令。同时,在军队协助地方事务期间,也会按照朝廷规定的巡逻路线,加强对边境的巡逻,确保北元无隙可乘。”
朱权听后,十分欣慰,“好,就依诸位所言。待朝廷各项许可和调令下达,陆震你挑选精壮士兵,组成垦荒和水利支援队,听从地方官员调配。顾爻、晏昭,你们负责统筹协调,务必将此事办好,每一步进展都要及时向朝廷报备。”
会后,在等待朝廷正式指令期间,大宁各地先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待一应手续完备,士兵们与百姓一同挥汗如雨,开垦荒地。在边境地区,新的水利设施也依据朝廷批复的方案破土动工。朱权时常亲自前往各地视察,但也会特意强调一切行动以朝廷政策为准绳。百姓们看到王爷如此关心民生,且行事遵循朝廷规章,无不深受鼓舞,垦荒和水利建设的热情高涨。
随着垦荒工作的推进,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部分百姓对新的耕种技术不熟悉,导致农作物生长状况不佳。朱权得知后,立刻召集王府府医林鹤龄和熟悉农事的官员,让他们研究适合大宁地区的耕种方法,并向朝廷报备培训计划。得到许可后,组织人手向百姓传授。
林鹤龄虽为医官,但平日里也对农事有所研究。他与官员们经过多日的调研和实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大宁土壤和气候的耕种方法。他们深入各个村落,手把手地教百姓如何翻土、播种、灌溉和施肥。百姓们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新的技术,农作物的生长情况逐渐好转。
在水利建设方面,工程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大宁地区地形复杂,部分水利设施的选址遇到难题。负责工程的官员为此愁眉不展,朱权得知后,亲自带领顾爻、晏昭等人前往实地考察。他们翻山越岭,仔细研究地形和水源分布,形成详细的选址变更报告呈交朝廷。经过多日等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