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宁危局:批复未至,应对维艰(3/6)
依卑职看,或许可以先对大宁现有的商户做个摸底,了解他们的损失和需求,再针对性地给出优惠政策。”晏昭思索着说道。
顾爻点头赞同:“晏先生所言有理,同时也可派遣得力人手护送商队,展现我们保障安全的决心。”
朱权听着他们的建议,心中稍安:“二位先生所言极是,就照此办理。”
“是,王爷。”顾爻和晏昭领命道。
两人离去后,朱权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大宁的局势愈发严峻,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这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唐铎。唐铎曾以军务至广西兴安灵渠,成功建议修浚深广,使漕运畅通,他在处理政务和军事事务上有着丰富的经验。经仔细考证,唐铎在洪武年间处理各类事务时,多以协调各方利益、注重实际效果为原则。就拿灵渠修浚来说,他不仅考虑工程本身,还兼顾周边民生与地方经济发展,组织人力物力时充分权衡各方利弊,这些理念与朱权如今面临的大宁困局有着相通之处。朱权记得曾听闻唐铎已致仕,觉得他的见解或许能给自己一些启发,只是不知消息是否准确。
朱权立刻提笔写了一封信,详细阐述了大宁目前面临的困境,包括北元的骚扰、朵颜三卫的请求、朝廷军饷调配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受阻等问题,派人快马送往唐铎的住处,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建议。信中用词恭敬,既表达了对前辈的敬重,又隐隐带着一丝求教晚辈的急切。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想着唐铎看到信后会作何反应,又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在等待唐铎回信的日子里,朱权加强了对边境的监控,同时组织地方三司和王府幕僚,进一步完善民团组建计划。他还亲自前往边境地区,慰问那些受到北元骚扰的百姓,安抚他们的情绪。只是在与地方三司官员沟通时,偶尔会因为不熟悉一些官场流程而略显局促。“这官场的弯弯绕绕,何时才能摸透?”他在心里无奈地叹息。
这一日,朱权从边境回来,刚进王府,就看到王妃张氏在庭院中焦急地踱步。
“殿下,你可算回来了。”张氏看到朱权,急忙迎上前去。
“王妃,发生什么事了?”朱权问道。
张氏说道:“殿下,刚刚收到消息,朝廷派来一位钦差大臣,说是要来视察大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