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私人保镖、武装押运(2/3)
司的背景,二是他们真的打不过。
为了保障安保人员的职业素质,白江波又在京海的武装部要了上百人回去。
这差点让沈部长的脸都笑歪了,当即安排人帮白江波调档案。
这一百多人,直接完成了他两年的目标。
不过发生了令人尴尬的一幕,京海当地符合条件且可以立即到岗的退伍人员只有八十人,并不能满足白江波的胃口。
沈部长只好拿起电话,找到隔壁勃北市的武装部,“借”过来五十多人,凑够了名单。
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炫富行为,勃北市的武装部眼馋不已,气得牙直痒痒。
平时,安置工作是最让人头疼的,他们四处奔走才能勉强解决,而且条件普遍比较一般。
你老沈不光一次性解决、岗位的收入也不错。不知足也就罢了,还哭诉人不够用。
这可把勃北的领导气得半死。
再借完人之后,通过电话给老沈发了五分钟的电报,一句重样的都没有。
老沈耐心地听完电话,最后只说了一句“如果这边人不够,我一定还找你借”,随后直接挂断电话,让对面想还嘴都没处说。
如果这一切不是白江波亲眼所见,他都不敢相信事情会如此滑稽。
离开前,白江波和沈部长达成一个口头协议:白亭安保每年都会从武装部吸收一定量的人才,提供较为优质的就业岗位。
随着安保人员的增多,现存的业务并不能提供足量的工作,白江波对公司做出些许的改革。
他以退伍士兵为基础,成立了一个公司内部的专业培训部门,开始对保安进行分批次的培训。
培训的标准定的并不高,他不要求培训后的人可以一打三、一打四,但最起码一打一不能输,这是最低的标准。
如果连一对一都不能制服对方,那么这个安保能力就有些堪忧了。
此外,白江波又加了一些轮休,但已经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还好,张平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白江波的影响力,将安保公司的业务拓宽出去。
比如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把安保业务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