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阴差阳错,引风波(4/7)
这跟班的感觉有一丝不对,就算是他高衙内夜御两女,这会儿也该起来了!
于是乎,这跟班直接找到了老鸨子去叫高衙内,结果到地方一看,哪里还有什么高衙内?人早都不知所踪了!
跟班的慌了,老鸨子也慌了,跟班的立刻就去殿帅府报告高衙内去了,而那老鸨子则是不知所措,两颗摇钱树都没了,更何况赵元奴的身份还不一般,她根本没办法和陈宗善交代。
这下好了,这当朝的太尉,一夜之间这老鸨子得罪了两个。
那高俅老贼得知此事之后,也不管那御香楼是陈宗善的产业了,当即带着人就来到了御香楼。
“我问你,是不是你伙同那两个婊子和那男人把我义子弄走了?”
高俅非常气氛,老鸨子大喊无辜,“高太尉啊,您哪里听说过老鸨子帮窑姐逃跑的,这不是我干的啊,我哪里知道哪里敢对衙内起心思啊……”
“太尉,现在重在找人,不如问一下这几个最后接触衙内之人的外貌,画影图形,在东京城内外搜查?”
旁边的一个虞侯建议起来。
“好就这么办,我倒要看看,是谁吃了豹子胆,敢动我高俅的义子!”
高俅心里也在盘算这位,寻常的小毛贼应该不敢这么干,虽说这高衙内在东京城里面为非作歹已久,但是因为高俅是他背后的保护伞这一原因,都没人敢动他。
而敢动高衙内的人,在高俅想来,应该是奔着他自己来的,动高衙内,是给他示威。
而且,敢这么做的人,一定实力丝毫不逊色于高俅自己,还得是他的死对头。
这样看来,这个范围就不是非常大了,整个宋朝的朝廷里面也没有几个这样的人。
在朝廷里面,和高俅势力差不多的本来就不多,四大奸臣首先就被排除了,他们都是一党,完全没必要怎么做。
剩下的,还得是高俅对头的人物,就只有一个人了,老太师韩忠彦。
韩忠彦,此人可是三朝元老,朝廷里面的忠良魁首,家世显赫,乃是魏郡王韩琦的长子,举进士出身,历官开封府判官、知瀛州、给事中、礼部尚书等职,宋徽宗即位,以吏部尚书,召拜门下侍郎。逾月,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进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