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阴差阳错,引风波(5/7)
仆射兼门下侍郎,封仪国公。
这位老爷子可谓是威名赫赫,威震朝野,就是四大奸臣也不敢小觑,他还有个侄子,乃是云中雁门节度使韩存保,此人使一枝方天画戟,武功盖世,原著里征讨梁山时与梁山大将“双鞭”呼延灼大战近一百回合不分胜负。
韩忠彦乃是国老太师,朝廷官员,都有出他门下,可谓是门生故吏遍天下,与他们奸臣一党势不两立。
所以,高俅才会把这件事联想到了他身上,实际上,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复杂,不涉及到什么党派之争。
纯粹就是王伦来帮助林冲把仇人抓回去报仇了,但是高俅根本没办法想象到一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居然敢千里迢迢跑到大宋首都东京城,把他一个权倾朝野到当朝太尉干儿子绑走了。
所以,他只想到了韩忠彦,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到了高俅这个地位,他想到能够对他出手的人,自然不可能是普通百姓,这就一个“惯性思维”。
高俅思量到了此处,心说这事儿要是韩忠彦干的,那无非是两个意思,一是要警告高俅他们收敛点,第二个很可能就是要向奸臣一党下死手了。
想到这里,高俅也有点儿后怕,因为按照这样来看,万一韩忠彦真准备把他们这些家伙的势力从朝堂上一扫而光,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虽说他们四大奸臣近年来的势力因为皇帝的缘故增长的很快,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手下的人也都大多数是奸臣一党,能办事有能力,能办正事的人着实不多。
老太师韩忠彦那边就不一样了,韩忠彦的一党里面,分几个部分,一个是他老人家的门生故吏,数量庞大,都能为韩忠彦冲锋陷阵,文臣和武将都有。
其次就是清流们,韩忠彦掌握着朝廷上的那些清流,何为清流?就是那些言官御史,各类自恃清高的士大夫的统称总和,他们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自持清高,喜好空谈。
在宋朝这个士大夫与皇权共治天下的时代,这样的力量实在是不可小觑,他们经常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指指点点,说实话,高俅都怕他们。
第三种则是忠臣,奸臣们的后台是皇帝,忠臣们天天和他们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