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民生改善(7/9)
首先要保障商路的畅通。楚国地形复杂,山川纵横,许多原本的商路因年久失修或缺乏维护,通行艰难。姜悦下令征调人力物力,对国内主要商路进行大规模修缮与拓展。在通往北方的商路上,工程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陡峭的山路被修整拓宽,湍急的河流上架起了坚固的桥梁。道路两旁还设置了驿站,为过往商旅提供休息、补给和安全保障。
一位常年往来于楚魏之间的老商人感慨道:“以前走这条路,艰难险阻不说,还时常担惊受怕。如今好了,道路平坦宽敞,又有驿站可歇脚,这一趟生意做得安心多了。”
为了鼓励商业活动,姜悦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她降低了商业税,减轻了商人的负担;设立了专门的商业管理机构,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打击欺诈行为;还为诚信经营的商户颁发荣誉牌匾,给予他们更多的经营便利。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商人的积极性,一时间,楚国各地的商业活动愈发活跃起来。
郢都的集市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琳琅满目。除了本地的农产品、手工艺品,还有来自各国的奇珍异宝、丝绸瓷器。市场上,人来人往,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姜悦时常乔装打扮,混入集市,亲身体验百姓的生活和商业氛围。她与商人、百姓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对商业政策的看法,以便及时调整策略。
在商业发展的过程中,姜悦意识到金融体系的重要性。当时楚国的货币流通混乱,各种货币成色不一、重量不等,给交易带来诸多不便。姜悦决定统一货币,由国家铸造标准的钱币,并规定其重量、成色和兑换比例。新货币的发行,使得交易更加便捷,促进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满足商业活动中的资金需求,姜悦借鉴他国经验,在郢都设立了楚国第一家钱庄。钱庄不仅为商人提供贷款服务,还开展存款、汇兑等业务。一位经营丝绸生意的年轻商人获得了钱庄的贷款后,得以扩大经营规模,他感激地说:“多亏了陛下设立的钱庄,让我有机会把生意做大,不然资金周转不过来,这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
随着商业的繁荣,手工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姜悦大力扶持楚国的传统手工业,如纺织、陶瓷、漆器等。她鼓励工匠们创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在郢都的纺织工坊里,工匠们在传统纺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