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65(1/4)
06:20 甬城核废料处理厂(原701工程遗址)
晨雾裹挟着钱塘江的咸腥味渗进防化服领口,林念初蹲在混凝土取样钻机旁,看着钻头在钢筋表面迸出青蓝色火花。曾钱江的战术手电光柱刺破操作坑的昏暗,照亮骨料中混杂的暗红色颗粒。
&34;骨料级配明显违反jgj52-2006标准,&34;她捻动指尖的碎石,&34;5-10粒径占比超过45,空隙率超标导致氯离子渗透率增加三倍。&34;
钻机突然发出刺耳啸叫,操作工扯着嗓子喊:&34;三十公分深度遇到钢筋异常堆积!&34;飞溅的混凝土碎屑中,林念初看见四根hrb400螺纹钢以违反规范的角度交叉焊接,焊渣里凝结着灰白色结晶体。
08:45 核废料固化车间
曾钱江的军靴踏过地面残留的锶-90警示标志,紫外线灯下,墙体裂缝渗出诡异的黄绿色荧光。他举起手持式xrf分析仪对准通风管道:&34;铁含量587,钙213,还有23的铯-137——这是核废料混凝土的典型配比。&34;
技术员递来的施工日志在防辐射袋里泛着淡蓝,1998年6月17日的记录页上,值班员潦草写着:&34;凌晨补浇c40抗辐射混凝土28方,骨料来源变更为冷湖矿区。&34;
林念初的防护手套在纸页边缘留下汗渍。她记得冷湖镇志记载,该地区花岗岩铀本底值超国标七倍,根本不适合作为建筑骨料。
10:30 材料实验室
离心机轰鸣声中,林念初将钻孔芯样放进颚式破碎机。当灰褐色碎块在400目筛网下簌簌坠落时,她突然按住助手的手:&34;暂停!东南象限有金属反光!&34;
蔡司显微镜下,六片银白色薄片呈现完美六边形结构。&34;这是高温气冷堆的包覆燃料颗粒,&34;她的喉结滚动,&34;每片石墨镀层厚度25μ,与清华核研院2015年失窃样本工艺参数吻合。&34;
曾钱江扯开物证袋的动作扯断封口线,他指尖的硝酸纤维素膜正吸附着从碎渣中分离出的氚水,&34;β射线计数率超本底值1200倍,这里浇筑的根本是核反应堆废料。&34;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