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193(2/3)
见塑封的脐带标本。
周锐用证物袋裹住冰箱门把手,铰链处的润滑油还带着新鲜的反光。当他抽出最上层药剂盒时,压在底部的老照片滑落——父亲穿着海军作训服,正在给冷链铜管焊接处做标记,工作证挂绳上系着枚缅甸银环。
&34;注射剂主要成分是二巯基丙磺酸钠。&34;法医在现场检测仪上调整参数,&34;这是治疗重金属中毒的特效药,但…&34; 他突然将棉签伸向冰箱照明灯罩,&34;灯座焊点检测到微量放射性铯-137!&34;
唐静薇突然撞开浴室门,淋浴器龙头正滴滴答答渗着锈水。她撬开瓷砖后的暗格,里面躺着本1997年的船舶维修日志,封皮夹着片干枯的银杏叶——叶脉间用针孔刻着她母亲的名字。
第四场 22:30 法医中心实验室
插图4:dna检测报告局部
第37号骸骨的线粒体序列图谱与周卫东家族样本对比,在位点出现c-t突变,该突变在佤邦族群中的自然发生率低于0003。
离心机的嗡鸣声中,老杨用放大镜观察从矿坑带回的海军名牌。在&34;张海生&34;的铭牌背面,他发现了熟悉的划痕——那是1998年湄公河行动中,他为掩护战友用匕首刻下的识别标记。
&34;但张海生2009年还给我寄过明信片。&34;老杨的指尖抚过划痕凹槽,&34;邮戳是清莱府,邮票背面印着三菱重工的防伪油墨。&34;
昂季警长突然闯入,警服左襟沾着采石场的红土。他将沾血的密封袋拍在解剖台上,里面是半枚变形的子弹头——弹道检测显示与周卫东老宅发现的弹壳完全匹配,但底火残留物却是2015年生产的型号。
关键物证链
冷链铜管指纹:与周卫东运输单指印匹配度997,但汗液残留含2009年停产的抗凝血剂
注射剂标签:油墨成分为三菱重工2012年专利产品,但批次号显示生产于2009年
铯-137污染:剂量精确控制在医疗检测仪阈值以下,与缅甸某废弃核电站泄漏记录吻合
下章现实场景预告
清莱府废弃邮局:1998年监控录像捕捉到本应死亡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