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案件315(2/3)
里怎么有铁渣?”刀口上粘着细小的黑色颗粒,显微镜下现出蜂窝状结构——走私船燃煤锅炉的渣滓特征。
“渔业协会的供货车凌晨卸货时,总混着柴油味。”老周用毛巾擦着案板上的血水,“昨天帮工在鱼箱夹层摸到这个——”他从柜台下摸出个浸透海水的账本,内页用蝇头小楷记着潮汐时间,笔迹与检修单上的“郑沧海”签名如出一辙。
“砧板上的刀痕,比账本上的数字更老实。”
——老周剁鱼时对帮工说
16:20 临海市气象站旧址
废弃观测塔的铁梯吱呀作响,陈志强在顶层发现成箱的潮汐记录仪。退休观测员老谢拄着拐杖跟来:“渔业协会三年前接管气象数据,这些老仪器就被锁在这儿。”
陈志强拧开某台仪器的塑料壳,内壁用红漆画着歪扭的航线图——与走私船常用航道吻合。老谢用拐杖敲了敲生锈的避雷针:“他们新建的雷达站信号覆盖区,正好避开几处暗礁,说是‘技术调整’。”海风掀起仪器箱里的废纸,某张1998年的潮汐表背面,印着走私船联络用的旗语密码。
(插图:铁锈斑驳的潮汐仪内,红色航线如血管蔓延,窗外的海浪在玻璃上撞成碎沫)
19:00 临海市公安局会议室
物证科老王用投影仪打出一组照片:“渔船焊料、网线铜扣、潮汐仪航线……这些零散证据都指向渔业协会的运输调度科。”
陈志强用红色记号笔圈出调度科主任的照片:“李茂才,郑沧海的妻弟,掌管所有渔船检修和货流分配。”他突然用笔尖戳了戳照片背景,“他办公室墙上的《临海渔业分布图》,用图钉标记的位置正是走私船接头点。”
技术员小张匆匆进门:“渔民老林刚才送来截获的无线电录音,背景里有渔船发动机声——经比对,是李茂才私自改装的拖网船!”
“风向标不动的时候,该看海鸟的翅膀。”
——老谢调试气象仪时对实习生说
22:15 临海渔港南码头
陈志强带人埋伏在集装箱阴影里,看李茂才的拖网船缓缓靠岸。船员搬货时,某箱“冷冻带鱼”不慎跌落,冰块碎渣里露出镀金佛像的衣角。
“行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