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朱元璋的安排(2/4)
顾虑,可还是觉得他这举动有些见外了,毕竟大家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没什么好避讳的。
徐达在一旁看着刘伯温那窘迫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刘同学,学习的时候,可是你学的最认真,我可看到了,你做的笔记足足装了俩个行李箱呢,哈哈。”
众人听了,也都跟着笑了起来,一时间,屋内忍不住哄堂大笑,原本那稍显严肃的氛围一下子变得轻松愉悦了许多。
刘伯温的老脸微微一红,被众人笑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无奈地苦笑道:“徐将军,你就别拿老夫打趣了。”
“陛下,臣并非想躲着,只是觉得……”
“哎,就是下意识想着回避,毕竟陛下或许会对太子殿下说些家事,以及陛下后续对武将文臣们的安排,臣在场怕是不合适。”
刘伯温赶忙解释着,试图让朱元璋理解自己的想法。
朱元璋笑着摆摆手:“伯温,你这是哪里话。”
“你的才能和见识,咱心里清楚得很。”
“后续的几次宴会,你们几个都要来,有你们在一旁的辅助,咱在宴会上的一些安排,才能更顺利地施行下去。”
刘伯温,徐达,宋濂三人听朱元璋这么说,恭敬一礼,齐声道:“臣等遵旨,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目光平和,满含期许地依次看向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接着说道。
“天德,回去后你再好好寻思寻思军校的事。”
“这第一批学员,不能仅仅局限于勋贵子弟。勋贵子弟固然有其优势,但卫所中也藏龙卧虎,要在各个卫所中挑选些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人才。”
“同时,民间也不乏可塑之才,从民间选拔一部分学员,能让军校注入更多新鲜血液。至于户籍问题,一概不必顾虑,不论他们来自何处,只要有能力,都可以成为军校的一员。”
徐达立刻抱拳,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回去后定会仔细斟酌,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制定出一套完善的选拔方案。”
朱元璋微微颔首,继而将目光转向刘伯温,神色变得格外凝重,缓缓说道。
“伯温,你回去后,也要好好谋划一下银行的事宜。”
“以后的大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