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用情至深(3/3)
。
高楷断然道:“这神州大地,芸芸众生,岂是由佛门判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本是常理,何故听信一家之辞,胡言乱语。”
他持清水胡饼,来至近前,将这画师扶起,却发觉其弯腰驼背,身量轻飘,仿佛一片沙尘。
发髻搅成一团,凝结土块,须发斑白,面貌沧桑,一股恶臭萦绕不散。
高楷若无所觉,给他喂了水,咽下胡饼。
半晌之后,这画师醒转,仿佛微风浮动,惊起些许生机,嗓音低哑难闻。
“谢……谢郎君。”
高楷温声道:“你是何人,为何有此一遭?”
画师沉默半晌,方才回言:“区区贱名,不敢污尊耳。”
“奴生于长安,自幼嗜好壁画,辗转诸多道州,学习画技。”
“后来,奴家道中落,充入贱籍,发配至敦煌,为锦绣人家绘画,聊以糊口。”
“本以为此生寥落,迟早曝尸荒野,不曾想……”
这故事,说来话长。
一位西域小国公主流落风尘,沦为乐妓,被于阗国商贾贩卖至河西,欲送往长安,换取丝绸。
她遭鞭子抽打、辱骂,忍饥挨饿,学习音律与舞艺。
其后,胡商乘着骆驼,带着金银、宝石、香料,并一众女奴,穿过皑皑雪山,草原大漠,熬过狂风沙尘、狼群、匪寇,踏过骷髅堆。
沿着丝绸之路的痕迹,一一走过龟兹、焉耆、西州、伊州、沙州。
就在这女奴撑不下去的时候,终于来至敦煌城。
此地为商埠重镇,胡商短暂停留,准备挑选数个女奴,献给沙州刺史,讨个路引,便在城外择一处阴凉地扎营。
胡商去城中拜访,仆人喂养骆驼,管事购买吃食、打听中原战况,与长安时兴的乐舞。
女奴们便在营帐旁,铺起圆毯,奏乐弹唱,练习歌舞。
在一众女奴中,这曾为公主的乐妓,雪肤花貌,如鹤立鸡群。
一日,夜幕降临,圆毯旁燃起篝火。
乐妓头戴珍珠花帽,穿一袭纱罗绣花裙袍,外罩大红舞衣,以金铃装饰,脚踏锦靴,于一方毡毯上,跳起柘枝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