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慧眼如炬!崇祯用人就是这么敞亮!(3/4)
。
“放手去干,朕希望你会是朕的左膀右臂。”
崇祯说着,却是微笑着看向了孙传庭,“快起来,朕看好你。”
“谢陛下隆恩,微臣一定全力以赴,让这些该死的流寇再也没有一丝的机会。”
孙传庭缓缓起身,眼神之中的神情已经发生了缓慢的变化。
从刚进入御书房的懵懂、忐忑,到了此时的坚定,责无旁贷。
“王承恩,宣读圣旨。”崇祯看着不远处的王承恩,缓缓出声。
“是,皇爷,奴婢遵旨。”
王承恩急忙躬身施礼,答应了下来,非常熟练地从怀里掏出了一道圣旨来。
“孙传庭接旨。”王承恩那独特的声音传了过来。
孙传庭急忙再次跪了下来,低下了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孙传庭,大明的栋梁之才,特意册封为陕西荡寇将军,即日起赶赴陕西与洪承畴,曹文诏等一起平定流寇,钦此!”
王承恩宣读完圣旨,微微抬头,缓缓走了下来,看着孙传庭。
“微臣孙传庭领旨谢恩。”孙传庭急忙接下了圣旨,抬起了头,一脸认真地看着王承恩。
“启禀陛下,陕西的流寇最近很是嚣张”
突然,御书房外一道熟悉的声音传了过来,“这是六部刚送过来的八百里加急文书”
崇祯不用抬头,就已经知道了,这正是自己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高宇顺。
这就是那个在崇祯一根绳吊死煤山之后,下令身边的小太监点火烧柴,体现了他的忠贞。
这样的两个太监,一左一右都是崇祯身边最可靠的人。
有了这两个活宝,崇祯竟然玩不转大明的朝廷,最终在执政17年之后让江山易手,被外族占领,太可悲了。
“孙爱卿,正好你也在,看看这八百里的加急文书到底说的是什么事。”
崇祯微笑着看向孙传庭,神态自然,冲着王承恩摆了摆手。
“微臣惶恐,不敢僭越!”孙传庭有点头大,慌张不已。
崇祯一愣,旋即微微一笑,“不必拘谨,朕令你留下来。”
孙传庭急忙拱手答应下来,站立在一旁,不再吱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