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薯蓣(4/6)
向内收缩干裂,表皮呈灰绿色即可播种,也可放入小拱棚沙埋催芽,温度控制在25c左右,当芽长1~25时,将温度降低至15c~18c,炼苗5d~7d后定植。
3开种植沟:在深松沟上起垄,行距100,垄高30~35。
4密度:每垄栽一行,株距25~30,每66672种植2300株~2700株,株距依当地种植习惯确定,肥沃地块宜稀,瘠薄地块宜密。栽植时栽子按大小分级,大栽子宜稀植,小栽子宜密植。
5摆种:在垄顶中间开10深的浅沟,将山药栽子按确定的株距顺向摆放在沟中央。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山药出苗后,天气渐暖,杂草生长很快,每次浇水或雨后应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一般进行3次。初期松土浅锄,以后逐渐深锄,生长后期也应浅锄,避免损伤植株。
2施肥方法:山药喜肥,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施晚了幼苗生长迟缓,追肥一般不少于2~3次。第一次在6月中下旬进行条施,每亩约用人粪尿1500~2000千克,或施饼肥50~75千克;第2次约在7月底至8月初,每亩施人粪尿2000~2500千克或施厩肥撒播于根旁。
3设立支架:当幼苗长到17~20厘米时,用竹竿、树条等物在每株旁插一条,搭成人字形支架,让植株蔓茎绕上支柱,以利通风透光;不设支架的,蔓茎伏地丛生,遇阴雨易枯黄或发生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褐斑病、枯萎病等,可采用轮作换茬、间作套种、清除病残体、疏通沟系、扩大行距等农业措施避免或减轻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交替使用咪鲜胺、苯甲·嘧菌酯等药剂。
2虫害:主要有蛴螬、斜纹夜蛾、红蜘蛛、叶蜂、绿盲蝽、蚜虫、地老虎等,推荐采用水旱轮作、清除越冬虫源等农业措施,交替使用灭幼脲、辛硫磷、噻虫嗪等药剂,因地制宜应用黄蓝板、杀虫灯、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措施。
采收与贮藏
1采收:根据品种属性和市场行情分批有序收获。北方山药一般在霜降前后开始采挖,南方山药早熟品种一般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挖,山薯、参薯一般10月下旬采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