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寒士之居(2/4)
什么办法,可以让外地来的学子,不要留在灵泉镇吗?”
谢珩想了想:“他们留在灵泉镇,不过是忧心食宿问题…… 有一件事情,我还没来得及同你说。”
姜清默默看着他,谢珩接着道:“曾经的承平侯府,工部那边已经安排工匠做好了改制,建成了一排排的隔间,用途单一,只能居住用,但可以容纳五百人。”
他这么一说,姜清才想起来曾经说过的话,会心一笑道:“那正好,可是恐怕也是不够的。”
入京赶考,来的不仅有考生一人,有的是书童陪同,有的是家人陪同,大部分都带着丫鬟小厮,这些人也需要一起安置。
“无妨,拖家带口的都是有钱人,他们自己会想办法,仅用来供给贫寒之人,足够了。”谢珩道。
寻常人家,光是读书习字就是一大笔开销,哪里买得起书童和仆人,都是孤身一人来的。
就像李绎那样,跟着个顺路的商队,有个照应,已是十分幸运了。
姜清点点头:“那把消息放出去,让他们尽快入城来。”
谢珩颔首:“好。”
“承平侯府原先的匾额已经拆了下来,清儿不妨给他取个新的名字吧。”谢珩提议道。
姜清怔了下:“我来取…… ”
谢珩说:“自然是由你来取,最为妥当。”
姜清想了想:“诗圣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不如就叫——寒士居。”
“嗯,不错,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地方。”谢珩说,“我提了字,让人去刻制新的匾额。”
姜清心头一松,这才意识到,自己和枯燥乏味的过去彻底告别了,空泛的心已经被眼前之人填满,再也没有那种漂泊无依的感觉。
“嗯,有殿下亲笔题字,再好不过了。”姜清说。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变到了十一月上旬,玉远舟每天都会往山里去,要么带着荼凌,要么带着其他影卫,可惜迟迟没有找到他需要的血藤花。
两天前,杨羽主动来找谢珩,他说:“愿意为殿下效力。”
看样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这个结果,姜清并不觉得意外。
因为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