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官渡终章(2/3)
都被曹洪曹休等曹家夏侯家一众将领不顾自身安危,带领亲兵发起决死反冲锋,才堪堪打退袁军。曹家夏侯家多有为此当场战死者。毕竟是自己家的基业,作为股东,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肯定是要玩命的。
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袁军本就是背离家乡,远道而来,如果战事顺利还好,丰富的缴获,奖赏等可以压住士兵的思乡之情。可如今接连多日被阻与官渡寸步难进,营中又断了粮草,许多士兵都是饿着肚子在冲杀,如此十几次下来,眼看破营无望,加之士兵们思乡之情泛起,士气尽溃,底层士兵全都想活着回到家乡,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任由将领们怎么鞭打驱赶都不愿意再次发起冲锋。
所谓上阵父子兵,大虎亲兄弟。
古时的军队中,很多士兵都是父子兄弟、亲戚朋友或者乡党族亲,彼此之间都有关联。比如曹操起兵的时候,许多都是他自己的本家曹家或者姻亲家族夏侯家的子弟,说不定军中一个养马的马夫,往上数个四五代人,就是曹操的亲属。
袁绍的大军之中,这种情况也是比比皆是。所谓河北子弟,基本上都是河北一带本乡本土的人,军中的士兵也多是乡党亲族,有些甚至一屯人马,都是一个姓氏一个村的。
大家千里迢迢来出来打仗,为的是升官发财,光耀门楣,结果现在吃不饱不说,还要被上官驱使去当炮灰。十几次冲锋,哪个营中没有死伤?死去的人,可都是自己家的亲眷,他们人虽然死了,可遗体尚在,古代讲究个叶落归根,总不能一个村的出来打仗,全都客死他乡,连个收尸尸体送还故乡的人都没有吧?
现在明知道打不赢,还要逼着大家都去送死,这是想让他们全都死在他乡,让他们死后都不能魂归故里,只能成为孤魂野鬼。
可袁绍逼迫众将太急,下面的将领没办法,就只能逼迫更下面的士兵。
士兵们不堪逼迫,只能奋起反击。
有屯长振臂一呼:“上官逼迫如此之甚,我等在此,唯有死路一条,不如就此返回河北,总好过做个客死他乡的孤魂野鬼。”
众人听后,发一声喊,全都回营收拾行囊,准备不辞而别。
军中的校尉大小将领等自然不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