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不能让后人忘记(1/3)
大家知道刘子魁拿王茂生当亲哥看待,同意了他的请求,甚至还请求地下党组织提供协助。
不过刘子魁在前往济南之前先在根据地转了一圈,去了三营2连战士牺牲的那处山岭下面。那片保持冲锋阵型的坟茔,前面矗立起了一座烈士纪念碑,整块花岗岩雕琢成了三米多高的尖锥形,只雕刻了“烈士纪念碑”五个字,碑身背面刻上了牺牲指战员的姓名,但前面的内容介绍是一片空白。
前阵子三营的指导员找到刘子魁,希望他作为见证人题写碑文,讲述2连指战员英勇战斗和牺牲的经过。
刘子魁觉得自己写不好,建议留着等王茂生解救出来后再说。如今王茂生已经叛变,战士们泉下有知应该也不希望让一个叛徒替自己写墓志铭吧。
他来到纪念碑后面,面对那片冲锋阵型的坟茔坐了半天,脑海中浮现出并肩作战的场景,那时候战士们把王茂生当做是“不见面的指导员”,每天看到、听到游击报上铿锵有力的文章就能驱散悲观,守住沂蒙山区飘扬的红旗。
可是战士们为了革命信仰牺牲在这里,他们心目中的“指导员”怎么叛变了呢?他的心中满是悲凉和愧疚,替王茂生羞愧和道歉。
离开这片山岭的时候,他找到奉命看守墓园的伤残老兵,交给对方一页纸,那上面是他写下的碑文,介绍了战士们最后不忍伤害老乡而壮烈牺牲的经过。他说这些字一定要刻在纪念碑上,不能让后人忘记战友们是怎么死的。
离开这片山岭,他又一个人上了北大山,去看望长眠于此的魏俊杰。
北大山正在修建一片烈士陵园,最近根据地搞拥军竞赛,祭扫烈士缅怀先烈是各村各镇发起的重要活动。村民们自发上山开采石头种植松柏,清除坟墓间的杂草等。刘子魁也加入到劳动中去埋头猛干了半天,最后借了一柄锄头,在魏俊杰的墓碑旁边堆了个土丘。有几个群众在旁边看着奇怪,问他莫名其妙搞个假坟做什么。
他叹了口气:“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想给自己占个坑,以后埋在这里吧。”
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这里应该是王茂生的安息处!
他每天都在后悔,后悔王茂生被捕的那天自己没开枪,他甚至希望王茂生已经死了,死在叛变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