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攻掠如火,袍泽喋血肤施城(1/3)
乌师卢渠猜得没错,来的正是荡寇将军王通所率领的汉军。
冬季确实不适合行军作战。
尤其是在这小冰河时期的北方,上郡一带的气温低至零下二十多度,真正是哈气成霜、撒尿成冰的极寒天气。在这种天气下行军,不论是人还是战马,稍有不慎便会被冻死冻伤。
然而,王通别无选择。
他必须在开春之前击败肤施城的胡人联军,并夺取上郡北面长城上的重要关隘——龟兹城。
这座城池素有“上郡咽喉”之称,是阻挡匈奴或鲜卑入侵的关键。一旦错过时机,让匈奴或鲜卑大军涌入上郡,王通的整个计划将化为泡影。
这一战,至关重要。
既分胜负,也决生死!
即便困难重重,王通也必须打,而且必须打赢。这不仅关乎他的战略布局,也关乎他所有的后续计划。
所幸,王通如今家底丰厚。
在扫荡高奴地区的羯族部落后,他缴获了大量战马、皮毛和衣物。
战马方面。
王通手中有四万多匹,虽然只训练出八千多骑兵,但是,用战马为步兵代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骑兵”和“骑马的步兵”是两回事。
骑兵是能在马上作战的精锐,而骑马的步兵只是会骑马的士兵。有人或许觉得步兵不会骑马,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不会骑的话,给他一匹战马,骑上几个小时自然就会了。
至于摔死?
这个时代人不如狗,摔死了拉倒。一个大男人若连骑马都学不会,那还活在这乱世干嘛,早死早投胎得了!
因此,王通的两万人马,全都有战马代步,甚至能做到一人双马。
保暖方面,王通也做足了准备。
此前扫荡羯族时缴获的皮毛、布匹和衣物堆积如山。王通下令将这些物资全部分发下去,将士们都被裹得如同企鹅一般。战马也披上了布匹,马蹄用毛皮包裹,以防冻伤。一切准备就绪后,大军一人双马,直奔肤施。
从高奴(延安市)到肤施(榆林市)约五百里的路程,王通只用了四天时间便赶到,平均每日行军超过百里。由于没有辎重拖累,加上一人双马的优势,行军速度极快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