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京城受封(1/6)
京都,襄阳伯别院。
王凡已经来到京都十天了,四海钱庄、九州当铺、九州车马行、四海酒楼相继开业。
除了渤海十五家富豪整整齐齐的来道贺外,就是京都的忠义侯府派人送来了贺礼。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皇宫也送来了四份贺礼,四块镶金边的牌匾。
等过段时间就会有朝臣惊讶的发现,牌匾上的字居然是陛下御笔。
十天当中,李治没有召见王凡一次,董妃等女眷也没有丝毫信息传来,王凡却丝毫没有忧心。
他把精力都用在了自己的商铺之上,没有去与京城的朝臣勾连。
他也察觉到了这段时间有人在暗中观察他,或者说监视他。
但他却毫不在意,就在四海钱庄开业当天,一百车金币、银币、铜币运进了京城。
金银币直接进了皇城,铜币则进了四海钱庄的银库,这些年铸的金银币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登基大典上李治封赏群臣,客家可谓皆有收获,对王凡却只字未提,这让许多朝臣有些看不懂。
王凡的商铺开业门前车马稀就不足为怪了,但打赏群臣的金银用的却是王凡的金银币。
李治用王凡的金币银币不是对王凡的赏赐,而是看中了金银币……省钱!
打赏黄金千两没有打赏金币万枚显得大气,虽然货币价值相当,但万比千要显得豪横。
更为关键的是金银币的精美程度远远不是金银元宝可比的,更不要说什么银角子,金叶子了。
不但纯度不高,样子还丑,有失大国体面。
当然这些都是王凡灌输给董妃等人的,女人嘛喜欢好看的东西,同时又很抠门。
金银币完全满足了她们的需求,这不皇宫里的内帑向四海钱庄对等拨银子时,就是按一比一的比例……
由于宏光在位时迷恋仙道,内帑花的所剩无几,李治接手后很是头疼了一阵,王凡送来的金币银币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但李治需要面对的事情可不止这一点儿,满朝文武世家大族都是他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这十几天的时间,每天都有朝会。主要解决的就是前两任皇帝给大正带来的亏空。
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