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诏安之辩(3/4)
对他怎样?朝廷来了五千精兵,西南百姓便要增加这五千军费的赋税,安居乐业?怕是又要被活生生地刮去一层皮骨。”
“二哥此言,未免过于以偏概全,”赵子良在此事上并不想让,而是据理力争道:“正因为朱昊祖是王爷,皇帝才更应加以限制,防止尾大不掉。此次来西南考察的巡边御史,不是旁人,乃是于文正,此人清名传于朝野,是可以加以信任的。至于军费,按朝廷惯例,这五千人并非久驻之军,应当由朝廷拨款,即非如此,我相信以于文正的品性,也绝不会允许官军再度搜刮民脂民膏。”
季如风听罢,心中激愤难平,揶揄道:“安置那么多的名头,还不是想要早点投降,去做朝廷的走狗?赵子良,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心想恢复祖上基业,去朝廷做一个狗官,现在看到希望,才迫不及待摇尾巴吧!”
“你……”
赵子良无端受辱,竟被激的说不出话来。
“二弟,过了。我们三人结拜兄弟,岂能互相猜忌?”洛人豪坐在中间,见两位弟兄口舌之争如此激烈,忍不住提醒道。
季如风一时激动加上性情耿直,这才口无遮拦,经洛人豪一提醒,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语气逐渐缓和下来。
他嘟囔道:“天道军与朱昊祖的西南军、王化及的无量军征战多年,死伤无数,哪个没有仇?哪个没有恨?如今朱昊祖稳坐平南王位,无量军依旧劫掠西南百姓,我们未能报仇雪恨,却就此投降,让死去的弟兄怎么想?”
赵子良听到季如风的话,劝解道:“我们天道军虽人数众多,但并非精兵良将,若以之对抗西南军,无非以卵击石;若以之对抗无量军,虽然有可能获胜,但难免伤亡惨重。”
分析对抗的弊端之后,赵子良又分析时局:“多年来,天道军常常面临官军围剿,又有无量军从旁袭扰,常常在西南辗转作战,伤亡无数,手下兵将换了一茬又一茬,处境日益艰难。如今明知朝廷又派边军支援,而天道军孤立西南,独木难支,已是危急存亡之时。此时招安,便可将朝廷全部目光聚焦于无量军身上,借朝廷之手除掉无量军,你我兄弟重开镖局,手下兵将安居乐业,我不明白,这一眼便看的明白的道理,二哥为何要苦苦争执?”
季如风没有回答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