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宋应明到达巴里(1/4)
三天时间不到,一千亩良田就已开垦出来。
宋应知面上就只请了一万将士,但程将军嫌弃一万人干活太慢,直接派了两万人前来。
知道巴里县现在荒无人烟,将士们还自己带了干粮。
等军队撤退离去,宋应知便着手忙碌分田、肥田的事,城内四百多户人家,宋应知每家各分配了一亩地,有男丁的家庭多分配了一亩。
虽然这地只能用来种棉花,但宋应知承诺了百姓们,到了棉花收获的季节,除开征收税务的那四成,剩下的六成他愿意以八十文一斤的价格回收。
中原地区一亩地最多能产一百二十斤棉花,新疆比中原更适合棉花生长,该是更多一些。
按每亩一百五十斤算,除开交税的四成,剩下的六成就能卖七两零二百文银子。
这听着好像是不多,但这可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想挣钱都找不到地方。
而且,这只是一亩地的产值,若是每家每户十来亩地,那一年收入就能高达七十两银子。
试问,中原哪里的农户能靠着十亩地挣出七十两?
一斤糙米只卖三到五文钱,而一斤棉花就能卖八十文!
选择种什么,百姓们还不知道吗?何况这棉花种子还是免费赠送的!
一千亩良田,最后分出去五百左右亩,剩下的五百亩,宋应知把目光落在了这五十余名亲军卫身上……
正当他决定游说木秋带人去肥田时,宋应明等人到了。
时隔五个月左右,宋应明终于带着他的商队和各类人手姗姗来迟。
进城那天,宋应知差点儿被这长龙一般的队伍给吓着。
这哪是来带人来建纺织厂的,这分明是人口大迁徙吧?!
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宋应知瞬间红了眼眶。
“二哥……你,怎么把大家都带来了……”
队里,除了纺织厂染庄的工人、商队。
剩下的全是前山村的年轻一辈!张家宋家的人都有!
有夫妻拖儿带女一块儿来的、有刚成家立业不久的、甚至还有那半大的姑娘、小子!
所有族人都满脸笑意的看着他。
“石头,二哥也没法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